在現在這個化工化學技術發達的社會中,我們所食用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添加劑,如防腐劑、抗氧化劑等等。十二烷基硫酸鋁銨,即銨明礬,就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呈八面結晶狀或者白色粉末狀,具有膨松的作用,多用于發酵加工、油炸食品等行業。作為食品添加劑,銨明礬本身無毒無臭,伴有淡淡的甜味,白度、細度及含量都極高。本品不易水解,加工方便。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指食品生產商在生產食品的過程中,在食品中加入一些化學制品,用來改變食品的色澤、氣味、或調整食物口感及延長保存時間(防腐劑、抗氧化劑),但有些則會導致癌癥,例如許多肉類食品所添加之部分物質,在胃中由于蛋白質、胃酸、添加物相互作用產生之亞硝酸鹽類,可導致生理慢性的病變。這些化學制品被稱為食品添加劑。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對豐富食品生產和促進人體健康都有好處。但也必須看到,食品添加劑畢竟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當,或添加劑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一定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致癌問題。如某些人工甜味劑、色素等經動物試驗證實有致癌作用。如奶油黃色素可誘發大鼠肝癌,甜味劑甘精和苯脲也能引起動物腫瘤。近年來還發現發色劑亞硝酸鈉與肉、魚等食品中的胺類發生反應,形成有強致癌作用的亞硝基化合物。 2、急、慢性中毒問題。由于制造添加劑時所用原料不純而污染一些有毒化合物,引起人們的急慢性中毒。如日本的森永奶粉事件就是使用了含過高的添加劑,使奶粉中含砷過高引起1萬多名嬰兒中毒。作為抗氧化劑的丁基羥基茴香醚可在體內蓄積,對機體可能造成的潛在性危害值得注意。
銨明礬 (硫酸鋁銨晶體)的分子式:NH4Al(SO4)2·12H2O。性狀:無色玻璃狀八面結晶至白色顆?;蚍勰瑹o臭略帶甜味,有強收斂性。用途:發酵粉加工、油炸食品、海蜇淹漬、粉條加工、果蔬保鮮保脆、護色、凈水環保、消毒、橡膠加工、制革、洗衣粉加工、飼料加工、鉛筆制作。特點:高白度、高細度、高含量、時間長不結塊,給用戶制作加工提供了方便。
雖然銨明礬和鉀明礬都是由硫酸鋁生成的復式鹽,他們都是半透明的白色晶體,從外觀上很難區分,銨明礬和鉀明礬的區別之處是銨明礬的化學名稱是硫酸鋁銨,是硫酸鋁和硫酸銨生成的復式鹽,鉀明礬的化學名稱是硫酸鋁鉀,是硫酸鋁和硫酸鉀生成的復式鹽。他們在外觀上很相似,但是銨明礬有種氨水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臭雞蛋味,所以銨明礬用途很少,在工業上的用途更多一些。
銨明礬的化學名稱是硫酸鋁銨,性狀為無色透明、堅硬的晶體顆?;蚍勰?。無臭,味微甜帶澀,有較強的收斂性,相對密度1.645,熔點94.5℃。加熱至120℃失去10個結晶水,至250℃成為無水物,燒至280℃開始分解,并釋放出氨。溶于水和甘油,更易溶于沸水,在水中溶解50g/L(常溫)、660g/L(66℃),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乙醇。
銨明礬經常在食品工業中用作膨松劑、中和劑,常與碳酸氫鈉等作為焙烤食品的復合膨松劑使用。可在油炸食品、豆制品、發酵粉、威化餅干、膨化食品、蝦片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銨明礬是一種含鋁物。鋁為非人體必需元素,攝入過多會帶來許多疾病。鋁對神經有毒害作用,可使腦組織發生實質性改變,影響和干擾人的意識和記憶功能,導致老年性癡呆癥;含鋁物如沉積在骨骼中,可導致骨質疏松、軟化;如沉積于皮膚,可使皮膚彈性降低,皺紋增多;鋁還會引發膽汁郁積性肝病,引起血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于1989年正式將鋁確定為食品污染物并加以控制。在我國,人們日常飲食中攝入鋁的主要來源是含銨明礬的油條、油餅等油炸食品。銨明礬濃溶液有腐蝕性。攝入2克可引起胃痛、惡心和嘔吐。大量內服可導致炎癥,嚴重時會引起致死性腐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