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讓患者“大病不出縣”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作為經濟實力位于全市中下游的小縣,重慶墊江縣卻已連續5年實現患者“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其奧秘何在?
記者調查發現,該縣將有限的投入用在刀刃上,幾年前就罕見地建成兩家三甲醫院,并創新體制機制,引進、留住、培養了一批高端人才。同時,三甲醫院仍按二級醫院標準收費,并鼓勵中醫藥參與治療,群眾就醫負擔得以減輕。
西部小縣擁有兩家三甲醫院
近日,墊江縣桂陽街道的秦清春突發心肌梗塞,生命垂危的他被緊急送到縣人民醫院,醫院立即對其實施微創介入式手術,幾個小時后轉危為安?!拔乙詾榛畈怀闪?,沒想到縣醫院能做這種大手術?!碧稍诓〈采系那厍宕赫f。
“以前,心梗病人必須送到100多公里外的重慶主城區治療,隨時有生命危險?!眽|江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楊忠梅說,墊江縣的兩家縣級公立醫院都只是普通二級醫院,冠心病、腫瘤等大病都看不了,患者只能往重慶、北京等大城市跑。
2010年起,墊江縣累計投入6億元用于醫院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設備購置等,投入資金由政府投資和醫院自籌。并通過引進高端人才、加強醫生培訓、創建特色專科等全面提高診療技術。經過努力,2012年和2013年,墊江縣中醫院和縣人民醫院分別通過三甲醫院復評,這在全國的縣級單位中實屬罕見。
記者在縣人民醫院新大樓內看到,西門子128排光子CT、意大利C5體外循環機等先進設備一應俱全,各科室的設備都已升級換代,其先進程度甚至高于一些大城市的醫院。
如今,縣醫院的市級特色??埔褟?年前的0個增至6個,還建成1個國家級特色專科。腎移植術、連體嬰兒分體術、腔鏡微創術等600多項三甲醫院的診療技術項目,如今基本都能在該院完成??h中醫院也已累計開展新手術、新項目36項,2013年至今,已成功施行20多例心臟瓣膜置換手術。
墊江縣衛計委主任劉衛東說,兩家三甲醫院的龍頭作用已充分體現,群眾看大病的需求在縣內基本就能得到滿足。根據醫保中心的數據,墊江縣已連續5年實現90%以上患者“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人才洼地”變“人才高地”
大城市三甲醫院的“虹吸效應”,往往讓縣級醫院淪為“人才洼地”。而在墊江,則是另一番截然相反的景象。
2014年10月,美國密蘇里大學博士譚秋林,帶著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生物化學》和《自然》子刊的學術論文以及一系列科研成果,來到墊江縣人民醫院工作。他說,自己最看重的是發展空間,醫院已任命他為院長科研顧問,負責全院的科研工作,還在為他籌建國家級遺傳學實驗室。
譚秋林是墊江縣近幾年引進的高端人才之一。如今,得益于引進、留住、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兩家縣級醫院已擁有博士3人,碩士124人,正高職稱31人,碩士生導師14人,曾經的“人才洼地”正逐漸成為“人才高地”。
“為體現對人才的尊重,縣里出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眽|江縣衛計委副主任萬成緒說,兩家醫院為博士提供最高3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和一套住房,并協調解決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問題。同時,也為碩士提供一定金額的科研啟動經費。
萬成緒說,兩家醫院還大力拓展高端人才的發展空間,對博士委以院長科研顧問等重任,對有重大發明或晉升正高級職稱的醫生予以重獎。5年來,兩家醫院已分別從中青年骨干醫生中選拔了20多名中層干部和學科帶頭人。
此外,縣醫院主動聯系北京、上海等地的大醫院,近3年已有20多名中青年醫生到10多所頂尖醫院進修學習。在縣中醫院,每名醫生有至少3次到頂尖醫院進修的機會,每次進修一年,此項開支每年達上百萬元。
三甲醫院“二甲收費” 群眾負擔得以減輕
“為減輕群眾就醫負擔,三甲醫院仍按二級醫院收費,例如三甲醫院膽囊切除術收費1000元以上,而兩家縣醫院仍按二級醫院標準收費900元?!比f成緒介紹,縣中醫院住院報銷門檻費還降低了一檔,全縣的中醫藥診療服務費報賬比例提高了10%。
同時,墊江縣還利用中醫藥量少價低的特點,在醫院績效分配時,按照比西醫高10%左右的標準對中醫醫師單列考核機制,鼓勵醫師多使用中醫藥診療技術,目前縣中醫院的中醫藥參與疾病治療率達95%以上,全縣中醫藥參與治療率也已達80%。
近日,沙坪鎮72歲的朱治華因膝骨關節炎到縣中醫院就診,經過兩周的熏蒸、抽積液等中醫治療,癥狀明顯緩解,總費用4000多元,若采用西醫療法,費用將高達上萬元。他說:“原以為到城里醫院看一次病,一年的農活都白干了,來了才曉得,醫生技術好,價格也不貴,醫保報銷比例也高?!?/p>
“縣級醫院就能提供三甲醫院的服務,且采取多項舉措減輕群眾就醫負擔,讓外出看病的患者回流,‘大病不出縣’的目標自然水到渠成?!眲⑿l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