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癌癥瞄上的四種性格
近年來越來越多醫學家認識到性格在癌癥發生中的作用。余玲介紹,醫學家們發現:許多癌癥病人在發病前,其性格具有慣于自我克制、情緒壓抑、傾向防御和退縮等特點。中外專家有過時間不等的跟蹤調查和多種多樣的研究論述,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是貢獻最大的人物是美國德州福斯堡腫瘤醫學家蒙卜頓先生,他指出“癌癥性格”,常鐘情于性情極端者:
性格1:刻意忍讓
性格內向,長期忍氣吞聲、內心怨氣沖天,經常怒而不發,悲而咽淚。
性格2:爭強好勝
愛顯,好勝、急躁、易怒、好爭斗和咄咄逼人。
性格3:喜歡孤獨
孤僻、郁悶、狹隘、嫉妒、寡言、憂思多愁,交際不廣。
性格4:悲觀消極
沉浸于喪失親友、失戀、離婚的哀痛之中而不能自拔,受打擊、迫害而不能解救,情緒過分焦慮,或常常精疲力竭,神不守舍。
癌癥性格為何容易致癌?
余玲解釋說,《黃帝內經》就有關于“七情致病”的論述,指人體在過分的喜、怒、憂、思、悲、恐、驚影響下,會使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出現五臟六腑功能失調,久而久之,就可以演變為癌瘤。例如乳腺癌,明代陳實功《外科正宗》提到:“憂思傷肝,思慮傷脾,積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致經絡痞澀,聚結成核。”
美國本松博士經過多年的實驗認為,精神過度勞累,思想長期受到重大刺激,使患癌可能性明顯增加。他調查的500名癌癥患者都有明顯的精神創傷史。他認為,人每天都處于負性高度緊張憂郁環境中,可引起血液中皮質酯酮的濃度迅速增加,導致免疫器官中T、B淋巴細胞及其成分被破壞,結果使機體內免疫監視功能缺乏,不能及時清除體內突變細胞,患癌率就明顯增加了。
測一測
你是否為癌癥性格?
如何判別自己是否具有癌癥性格?心理學家設立了一個問題答詢表。
1 你感到很強的憤怒時,能否把它表達出來?
2 你是否不管什么事都可能把事情做好,連怨言都沒有?
3 你是否認為自己是個很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