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這種食材我們在生活中應該都不陌生,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南方,很多朋友都喜歡在菜中放上一些紫蘇;紫蘇的味道也比較特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羅勒葉,那么中藥材羅勒葉是紫蘇嗎?答案是當然不同的,這二者之間雖然外形比較的相似,但是口感和藥性上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相信大家都不是特別的了解,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羅勒的葉子比紫蘇要厚一點。紫蘇的葉子比較大,是紙質的。羅勒是軟革質的,比較光滑。另外羅勒的香味非常濃郁,比紫蘇濃。羅勒的香味更香甜一些。紫蘇則比較特殊,有點丹藥味,有些人不喜歡。 羅勒精油含量高,有油質就是羅勒。紫蘇沒有油質。 另外羅勒顏色很純,紫蘇沒有這么純,老葉子泛綠。
紫蘇、羅勒、九層塔之所以混淆不清,主要就因為它們本來都算是「親戚」,再來就是譯名的分歧讓大家更眼花撩亂了。 很多資料都顯示羅勒、九層塔是別名,羅勒/九層塔和紫蘇都是「紫蘇科」植物,事實上,包括薄荷、熏衣草、鼠尾草、迷迭香、香蜂草也都是「紫蘇科」家族,但植物學所用的「唇形花科」(Lamiaceae或Labiatae)是更精準的名詞。 很特別的是,香藥草植物大多都屬于唇形花科,內含精油,發(fā)散特別香氣,令人心曠神怡,很早就視為奇物。 原產于印度的羅勒,就被用來奉獻給印度神明,有「印度教之神的捧花」之稱,當?shù)厝艘蚕嘈潘勒咝厍氨仨毞派狭_勒葉才能進入天堂。 有一種說法是,羅勒當初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羅勒」是印度梵音的翻譯,但因味道特殊,并不怎么受歡迎,反倒荷蘭人引進臺灣后,特殊風味甚合臺灣喜好,再加上氣候適合種植而廣為普及,因為開花時花序層疊如塔,而以象征多的 「九」來命名「九層塔」,還因為九層塔的特殊香氣,而流傳有「九層塔,十里香」的說法。不過,如果要精確辨識出臺灣(包括中國南方)的九層塔到底是哪一類羅勒,恐怕是專業(yè)的植物學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