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是我們平時做菜經常會放的一種用調味品,而有人說姜黃也屬于姜,姜黃又名:郁金、寶鼎香、毫命、黃姜等。姜黃芭蕉目,姜科、姜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根莖很發達,根粗壯,末端膨大呈塊根;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葉頂端短漸尖;苞片卵形或長圓形,淡綠色,頂端鈍,花冠淡黃色;花期8月。那么姜黃是生姜嗎?
其實姜黃不是我們平常吃的生姜,而是一種中藥材,是要到中藥店買的。姜黃是姜科植物姜黃的干燥根莖,主產于四川、福建等地,冬季莖葉酷衛視采挖,除去雜質、須根;煮或蒸至透心,曬干。或切厚片,生用。性味歸經:辛、苦、溫。功效:破氣行血,痛經止痛。應用:1、用于多種痛癥。治氣滯血瘀所致心、腹、胸、脅痛,經閉,產后瘀阻腹痛及跌打損傷瘀阻疼痛等,常與延胡索、郁金、川穹等同用。2、用于風濕痹痛。本品尤善于治風濕肩背疼痛,常與桑枝、桂枝等同用。此外,姜黃尚可治牙痛、牙齦腫痛。用法用量:3—10克,煎服;研末服,每次2—3克;外用適量,研末調服。使用注意:血虛無氣滯血瘀者慎用,孕婦禁用。姜黃能行氣破瘀,通經止痛。主治胸腹脹痛,肩臂痹痛,心痛難忍,產后血痛,瘡癬初發,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又可提取黃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黃素可作分析化學試劑。
姜黃的株高1-1.5米,根莖很發達,成叢,分枝很多,橢圓形或圓柱狀,橙黃色,極香;根粗壯,末端膨大呈塊根。葉每株5-7片,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長30-45 (90) 厘米,寬15-18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漸狹,綠色,兩面均無毛;葉柄長20-45厘米。花葶由葉鞘內抽出,總花梗長12-20厘米;穗狀花序圓柱狀,長12-18厘米,直徑4-9厘米;苞片卵形或長圓形,長3-5厘米,淡綠色,頂端鈍,上部無花的較狹,頂端尖,開展,白色,邊緣染淡紅暈;花萼長8-12毫米,白色,具不等的鈍3齒,被微柔毛;花冠淡黃色,管長達3厘米,上部膨大,裂片三角形,長1-1.5厘米,后方的1片稍較大,具細尖頭;側生退化雄蕊比唇瓣短,與花絲及唇瓣的基部相連成管狀;唇瓣倒卵形,長1.2-2厘米,淡黃色,中部深黃,花藥無毛,藥室基部具2角狀的距;子房被微毛。花期為8月。
該種和郁金的根莖均為中藥材“姜黃”的商品來源,姜黃:揀去雜質,用水浸泡,撈起,潤透后切片,晾干。片姜黃:揀去雜質及殘留須根,刷洗泥屑,晾干。供藥用,能行氣破瘀,通經止痛。主治胸腹脹痛,肩臂痹痛,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又可提取黃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黃素可作分析化學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