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一年收成兩次,藥用植物,可用作炒菜調味,近年廣東也引進種植,常出現在烹飪中,肉豆蔻屬常綠喬木植物,小喬木,幼枝細長,該種為熱帶著名的香料和藥用植物,冬、春兩季果實成熟時采收,主要采用種子繁殖,留種應選穩產、高產、粒大、種仁飽滿、無病蟲害的優良母樹上結了的完全成熟自然裂開的果實,隨采隨播,或用濕沙貯藏,種子失水干燥即喪失發芽力,苗床土壤要松軟肥沃,穴播,種臍向下,保持蔭蔽濕潤,約60天發芽,至真葉將展出時蔬苗移栽,幼樹要蔽,苗高20-30cm時定植,在春季3-4月或秋季8-10月選陰雨天種植,每穴植苗1株,可草豆蔻與肉豆蔻有什么作用呢?
草豆蔻用于寒濕內阻,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等證,燥濕行氣,溫中止嘔。肉豆蔻主治溫中澀腸,行氣消食,主虛瀉,腹脹痛,食少嘔吐,宿食不消,該品揮發油中所含的甲基異丁香酚有抑制中樞神經作用,兔耳iv50mg/kg后,可見睡眠時翻正反射、痛覺反射和聽覺反射均消失,睡眠時間平均20分鐘8s,有加強戊巴比妥的安眠作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肉豆蔻對胃腸道刺激作用:本品所含揮發油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且具有祛風作用。少量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和刺激胃腸蠕動,大劑量則抑制。降低谷丙轉氨酶作用:另有降低大白鼠血清谷丙轉氨酶作用。毒性肉豆蔻醚對貓的LD為0.5-1.0ml/kg,sc0.12ml可引起廣泛的肝臟變性。貓服肉豆蔻粉1.9g/kg可引起半昏睡狀態,并于24小時內死亡。肉豆蔻醚和欖香脂素對正常人有致幻作用。
陰虛血少,津液不足,無寒濕者忌服草豆蔻。陰虛血燥者忌草豆蔻。《本經逢原》草豆蔻忌鐵。《本草備要》;凡瘧不由于瘴氣;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濕熱滯,暑氣外侵而成滯下白,里急后重,及泄瀉暴注口渴,濕熱侵脾,因作脹滿,或小水不利,咸屬暑氣濕熱,皆不當用草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