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為中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那么你知道中藥益母草嗎?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益母草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隨康網小編來了解一下中藥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益母草的簡介
【別名】:益母草益母蒿、益母艾、紅花艾、坤草、茺蔚、三角胡麻、四楞子棵野麻、甜麻萿(山東方言).九塔花、山麻和九節草。
【來源】:該品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 Sweet)的干燥全草和果實。
【植物形態】: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幼苗期無莖,基生葉圓心形,淺裂,葉交互對生,有柄,青綠色,質鮮嫩,揉之有汁;下部莖生葉掌狀3裂;花前期莖呈方柱形,輪傘花序腋生,華紫色,多脫落?;ㄝ鄡扔行怨??;ü?~9月。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
活血,祛瘀,調經,消水。治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后血暈,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癰腫瘡瘍。
1、《本經》:主癮疹癢。
2、《唐本草》:敷丁腫,服汁使丁腫毒內消;又下子死腹中,主產后脹悶;諸雜毒腫,丹游等腫;取汁如豆滴耳中,主聤耳;中虺蛇毒,敷之。
3、《本草拾遺》:搗苗,敷乳癰惡腫痛者;又搗苗絞汁服,主浮腫下水,兼惡毒腫。
4、《本草衍義》:治產前產后諸疾,行血養血;難產作膏服。
5、《本草蒙筌》:去死胎,安生胎,行瘀血,生新血。治小兒疳痢。
6、《綱目》:活血,破血,調經,解毒。治胎漏產難,胎衣不下,血暈,血風,血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痢,疳,痔疾,打撲內損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7、《本草求原》:清熱,涼血,解毒。
益母草的用法用量
10~30克,煎服;鮮品12~40克。或熬膏,入丸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外敷
益母草的禁忌注意
孕婦禁用。無瘀滯及陰虛血少者忌用。
1、《經效產寶》:忌鐵器。
2、《本草正》:血熱、血滯及胎產難濕者宣之;著血氣素虛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
益母草的選方
1、 治痛經:益母草25克,元胡索10克。水煎服。
2、治閉經:益母草、烏豆,紅糖、老酒各50克,燉服,連服一周。
3、治瘀血塊結:益母草50克,水,酒各半煎服。(①方以下出《閩東本草》)
4、治難產:益母草搗汁七大合,煎減半,頓服,無新者,以干者一大握,水七合煎服。(《獨行方》)
5、治胎死腹中:益母草搗熟,以暖水少許和,鉸取汁,頓服之。(《獨行方》)
6、治產后血運,心氣絕:益母草,研,絞汁,服一盞。(《子母秘錄》)
7、治產后惡露不下:益母草,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入酒一合,暖過攪勻服之。(《圣惠方》)
擴展閱讀:益母草的性狀
鮮益母草:幼苗期無莖,基生葉圓心形,邊緣5~9淺裂,每裂片有2~3鈍齒?;ㄇ捌谇o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縱溝,長30~60厘米,直徑 0.2~0.5厘米 ;表面青綠色;質鮮嫩,斷面中部有髓。葉交互對生,有柄;葉片青綠色,質鮮嫩,揉之有汁;下部莖生葉掌狀3裂,上部葉羽狀深裂或淺裂成3片,裂片全緣或具少數鋸齒。氣微,味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