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破解“看病難”問題,許多醫院都推出了網絡預約掛號服務。不過,東莞本地一網站近期推出的民調數據顯示,24.17%的網友表示“不了解預約就診的渠道方法”,36.67%的網友稱“預約仍然難掛號”。對此,東莞市衛計局表示,預約平臺知曉率較低和患者線上體驗較差是全市預約掛號遇冷的癥結所在。
預約掛號更省時便捷
相對于傳統的掛號方式,網絡預約掛號并不復雜,整個流程在五分鐘內就可以完成。
以市人民醫院為例,只需先掃描“東莞市人民醫院”微信二維碼或搜索“東莞市人民醫院”微信服務號添加關注,綁定個人的醫院診療卡,然后就可以進行掛號支付、門診繳費、檢查檢驗報告查詢等操作,期間不用支付任何手續費。在完成掛號支付后會收到了一條“預約成功”的微信,就診當日只要按預約時間到達就診科室即可。
對于那些使用過預約掛號的市民來說,“省時便捷”是他們的第一感受。懷孕六個月的林女士告訴記者,她以前到市婦幼保健院掛號、檢查、拿報告,時間短則一上午,長則一整天,現在在家用微信就可以預約醫生,何時去檢查和拿報告都會提前告知,“不用挺著大肚子長時間排隊,方便多了。”
預約掛號就診是解決患者“看病難”、排長龍的有效措施,此前下發的《東莞市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實施方案》中就明確提出,要擴大預約比例,至2016年底,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50%。目前,除東莞市統一的網上預約掛號平臺外,全市各醫院都已開通自己的電話、微信等預約就診通道。
預約診療率大多不高
盡管預約掛號更便捷,但就醫時,不少市民卻沒有選擇這種方式。
近日,東莞本地一網站以“預約看病能否破解掛號難”為題進行了民調,數據結果也佐證了市衛計局的說法――在“如果您不選擇預約就診,原因是”這一項中,36.67%的網友選擇“預約仍然難掛號”,排在首位;其次是“不了解預約就診的渠道方法”,占到24.17%。
從多家醫院的反饋情況看,預約診療率也大多不高。
據了解,市第五人民醫院、第八人民醫院、東華醫院的平均預約率僅在 10%左右,康華醫院預約率約15.2%。僅個別醫院預約率略高,例如,全市門診量最大的市人民醫院預約率達到了30%-40%,市婦幼保健院預約率達到了42%。
知曉率較低是關鍵
為何預約掛號這一利民措施會遇冷呢?市衛計局通過相關調研,總結了幾點原因,“預約掛號平臺知曉率較低是關鍵;其次,信息系統、服務功能不完善,患者線上體驗較差也會有影響;再加上有些預約患者到了診室門口,由于前面排隊的患者太多仍要等很久,一兩次后很多人就會放棄預約就診。”
針對預約掛號遇冷的情況,市衛計局計劃耗資2000萬元升級全市預約服務統一平臺,首期啟動資金將由財政撥款,預估800萬,目前該項目已獲專家組評審通過。
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平臺升級后將進一步整合預約診療服務資源,拓展預約診療服務途徑,例如微信、QQ、APP、網絡、電話、自助設備等,滿足不同人群需求,能夠實現預約觸手可及。此外,二十多個省市的預約掛號資源將實現共享,東莞患者可預約外地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