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屆放療技術進展與劑量模式轉變研討班”在北京空軍總醫院舉辦,來自全國頂級的腫瘤放療專家、教授匯聚一堂,共同研討、交流、展示在其專業領域的最新學術觀點、科研成果和最新理念,進一步推動我國腫瘤放射治療從實在、實用、實效上實現癌癥治療觀念與手段的歷史性轉變。北京空軍總醫院放療科主任夏廷毅教授表示,手術、放療、化療是目前世界醫學界公認的癌癥治療三大支柱手段。其他像生物療法、中醫療法、介入、高溫、低溫等療法也參與其中,不可偏廢。
手術:“漫漫治癌路”的局限
眾所周知,以手術切除為主導的“漫漫治癌路”延續了100多年,對于少數具備良好手術切除條件的腫瘤,療效早已明確,但對于很多手術切除困難的腫瘤治療效果并沒有實質性突破。與之相反的是,近年來由于手術切除而導致的腫瘤術后復發、轉移(多器官乃至全身擴散)概率有明顯上升,而且短期死亡率又極高。
因為對于手術刀,首先,受血管限制,如果癌細胞沒切干凈,很容易復發;受部位限制,如肝門、膽管等部位難以進行手術,胰腺處于腹膜后、胃的后方,缺乏良好的手術空間;受體能限制,有些患者經不起麻醉和手術,影響外科手術的發揮。
其次,外科手術治療癌癥,是受到醫生醫技水平臨場發揮制約的徒手作業,是醫療技術落后時代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選擇,并非醫療技術發展的最高選項。盡管如此,手術的地位和作用還是不可低估的。因為,對于某些部位的癌癥,像胃腸道腫瘤,用手術方法確實具有獨到優勢。
放療:從“跑龍套”到“主角”
放射治療腫瘤也同樣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歷程。與手術不同的是,在最近二三十年,放療技術及裝備以現代高科技為支撐,從早期“跑龍套”的初級放療時代、做“配角”的常規放療時代、異軍突起發展到現在漸成“主角”,起到抗癌戰場中的“主力軍”作用。越來越多的實例與數據證明:現代放療能達到甚至超越手術的治療效果,且創傷和副作用更小。權威放療專家夏廷毅教授坦言:“近80%的癌癥治療過程需要有放療的參與,約有40%的腫瘤可以通過放療得到根治。”例如目前比較先進的TOMO螺旋斷層放療系統,照射精準、靶區劑量高、周圍正常組織受量低,副作用小。
腫瘤放療能夠在短時間內得以迅猛發展,一方面得益于高科技和技術裝備的提升;而另一方面,得益于腫瘤放療學界專家學者、教授、相關醫院、科室、臨床醫生、物理師等長期以來對放療事業的熱愛和大力支持。
高劑量、少分次、短療程新模式
夏廷毅教授進一步指出:以往常規放療受制于治療精度不高、受照范圍過大、足量照射困難,導致毒副作用增大,治療結果不佳。現代放療與常規放療的最大區別是,改變了常規放療劑量聚焦原理,可以進行增加劑量(殺傷力)強度,形成高度聚焦的能量,對癌細胞進行消融式放療,使其沒有繁殖能力以至凋亡;同時周邊劑量非常低,減輕了對周邊組織和器官的損傷和副作用。例如:對全身實質器官腫瘤(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的治療,創造性地提出采用高劑量少分次,短療程的全新模式,從而使治療效果與外科手術等效,使得一些腫瘤生長位置復雜的患者,避免了外科手術創傷帶來的風險。也為因內科疾病而不能接受手術的患者以及高齡癌癥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
劑量模式轉變的醫學貢獻巨大:一是治療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二是治療時間縮短,減少病人及家屬的額外經濟負擔;三是節省醫院資源和提高醫療設備利用率。
腫瘤治療手段的選擇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演變”的。如早些年,心臟病的治療動用心外科手術治療,而近年來,心臟支架和導管治療改變了手術搭橋,并成為主力軍。同理,在腫瘤治療領域,放療在科技馬達的帶動下也已發生了質變,積聚了腫瘤內科的本能、腫瘤外科的功能和醫技科的技能,聚變成為具有放射外科特征的新型臨床腫瘤學科。
異軍突起的現代放療,將以獨到的療效和優勢徹底改變人們傳統的癌癥治療觀念。越來越多的實例與數據證明,現代放療與手術治療等效,且創傷和副作用更小,病人的生活質量更高。現代放療,應當成為80%以上的癌癥患者治療首選!
肺癌積聚常見癥狀:呼吸異常 氣管受壓
并發癥狀:慢性支氣管炎 肺氣腫
相關檢查:蛋白質類腫瘤標志物檢測 痰液的一般性狀檢查
推薦用藥:益肺清化顆粒
益氣養陰、清熱解毒、化痰止咳。...[詳細]
¥132購藥
癥狀體征 用藥治療 飲食保健 病理病因 檢查鑒別 并發病癥 預防護理
推薦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預約掛號
推薦醫生:郭惠琴 林洪生 閆天生
谷名瑜大夫您好,如果是小細胞肺癌,可以用氬氦肺癌早期座手術3年,出現了胸膜轉移,治支氣管,中分化鱗狀細胞癌確定是肺癌嗎向我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