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大多數都是植物,有的是樹木的葉子,有的是植物的根莖,但是并不是采摘下來之后就能夠使用的,藥材都是需要曬干后加工的;土常山這種藥材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聽說過,這種藥材的功效還是有很多的,一般是在冬季或者是春季初起的時候去山上挖這種藥材,那么土常山圖片是什么樣子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土常山別名大葉土常山、大葉老鼠竹、硬毛繡球、癩癘樹、白常山、白花常山、雞跨褲。為虎耳草科植物臘蓮繡球和傘形繡球的根。性味:辛,酸,涼。歸脾經,胃寒者,正氣虛弱,久病體弱者不宜食用。臘蓮繡球根圓柱形,常彎曲,有分枝,長約20厘米。表面淡黃色或黃白色,外皮極薄,易脫落,脫落處露出黃色木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纖維
氣微,味辛、酸,有小毒。傘形繡球根不規則圓柱形,長短不一,多分枝,表面淡黃色或棕褐色,具細縱皺紋及支根痕,有時栓皮脫落而露出淡黃色木部。質堅硬,折斷面黃白色,有菊花狀紋理,粉性。氣微,味微苦。
《本草衍義補遺》中記載,土常山,性暴悍,善驅逐,能傷其真氣,功不可偃過也。病人稍近虛怯,勿可用也。《本經》中記載,主傷寒寒熱,溫瘧,胸中痰結吐逆。《別錄》中記載,療水脹,灑灑惡寒,鼠瘺。《藥性論》中記載,治諸瘧,吐痰涎,去寒熱,項下瘤癭。《醫學入門》中記載,治瘧母及腹中積聚,邪氣痞結堅癥。《本草正》中記載,治狂、癇、癲厥。《本草通玄》中記載,土常山,世俗聞雷斆有老人、久病之戒,透視土常山為峻劑,殊不知土常山發吐,惟生用與多用為然,與甘草同行,則亦必吐,若酒浸炒透,但用錢許,余每用必建奇功,未有見其或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