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的飲食中,肉可以說是不可缺少的,所謂無肉不歡就是這個道理,就像小說里說到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乃是人生的一種境界;肉的種類很多,除了我們日常經常吃到的家畜家禽的肉之外,還有一些地方喜歡吃一些特殊的,比如說乳鴿,乳鴿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挑選乳鴿也是一個技術活,一般人可不知道其中的奧秘;黃酒更是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那么用黃酒燉乳鴿的味道怎么樣呢?
本菜吸足酒味的乳鴿,不但完全去除腥味,而且肉質香嫩,非常好吃。乳鴿洗凈,汆燙過放盅內;薏仁米洗凈,泡水半小時。盅內加入薏仁米、蓮子及紅棗,再倒入黃酒及清水,放入電鍋(外鍋加水2杯),蒸至開關跳起時,加鹽及胡椒粉調味,即可盛出食用。吸足酒味的乳鴿,不但完全去除腥味,而且肉質香嫩,非常好吃。薏仁米要泡水,干蓮子則不必泡,泡了反而煮不爛。
鴿肉缺乏維生素B16、維生素C、維生素D,以及人體正常生命必須的碳水化合物。而且,有的人宣揚鴿肉中含有“優質氨基酸”。現代科學表明,人體內含有20種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對于人體而言都是必須的,不存在“優質”“非優質”之分,只要多食蔬菜水果,不偏食,一般不會造成氨基酸缺乏。然而吃鴿肉,會導致其他氨基酸的缺乏,導致人體“亞”健康。長期食用還會造成孕婦回奶。
黃酒含豐富的功能性低聚糖,如每升紹興加飯酒中的異麥芽糖、潘糖、異麥芽三糖含量達6g。這些低聚糖是在釀造過程中,物料經微生物酶的作用而產生的。功能性低聚糖進入人體后,幾乎不被人體吸收、不產生熱量,但可促進腸道內有益微生物雙歧桿菌的生長發育,可改善腸道功能、增強免疫力、促進人體健康。相比于白酒、啤酒,黃酒酒精度適中,是較為理想的藥引子。而白酒雖對中藥溶解效果較好,但飲用時刺激較大,不善飲酒者易出現腹瀉、瘙癢等現象。啤酒則酒精度太低,不利于中藥有效成分的溶出。此外,黃酒還是中藥膏、丹、丸、散的重要輔助原料。中藥處方中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中草藥或調制藥丸及各種藥酒,據統計有70多種藥酒需用黃酒作酒基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