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醬草是什么你見過嗎?估計有八成的人跟我一樣十分的迷茫,因為這個名字簡直是讓人無法下手,我們既猜不出它的產地環境怎么樣,也猜不出它的外貌形態是如何的,而且從來也沒有見過植物的名字里有醬字吧;遇到不認識的植物就相當于多了一個學習的機會,那么來了解一下敗醬草;敗醬草價格由什么決定呢?
山苦荬,別名苦菜、節托蓮、小苦麥菜、苦葉苗、敗醬、苦麻菜、黃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葉苦荬菜、燕兒衣、敗醬草。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生于山地及荒野,為田間雜草。分布于中國北部、東部和南部。
本種耐旱也較耐寒,在北方干旱地區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及其他沙質地上也見有生長。它在海拔3300-4000m高寒的青藏高原亦可適應。在我國東北和內蒙古等地區,返青較早,而在晚秋季霜凍后亦可短期存活。山苦荬為根蘗型草本。以種子和根蘗進行繁殖,但以營養繁殖為主,在內蒙古地區一般4月上、中旬返青,4-5月為營養期,5-6月為開花期,6-7月結實,其后為果后營養期,10月上旬枯黃。
配蒲公英、金銀花,用治急性結膜炎、結膜充血腫痛配茵陳、梔子等治急性黃疸性肝炎。用于腸癰、肺癰及瘡癰腫毒。本品辛能散結,寒可泄熱。臨床上常與紅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黃等配伍與銀花、連翹等配伍,用治瘡癰腫毒,同時用本品鮮草搗爛外敷。用于實熱瘀滯所致的胸腹疼痛,產后瘀滯腹痛等癥。敗醬草又有活血行瘀的功效,配紅花、山楂等藥,治產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