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鬧羊花和洋金花是一種中藥嗎?經過了解,鬧羊花和洋金花并沒有什么聯系,是兩種不同的中藥材,但是為什么會有人將兩者混淆呢?后來我們發現,原來鬧羊花和洋金花都有麻醉的功效,因此兩者被混淆了;除卻了這個疑惑,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鬧羊花,這個同樣具有麻醉作用的藥物;鬧羊花作用主要有什么?
鎮痛作用,用小白鼠熱板法、電擊法、兔中樞神經系統總和法均證明口服鬧羊花煎劑有顯著的鎮痛作用,但治療指數低(2。24),安全范圍較窄。將花研成細粉作成混懸液、浸劑、酊劑(用時蒸去乙醇),通過電擊小鼠尾巴法,證明各種制劑均有鎮痛作用,其鎮痛指數與阿片相似(鬧羊花果實混懸液、阿片混懸液的鎮痛指數分別為28。9及30。0),所不同者為阿片劑量增加則鎮痛作用加強,而鬧羊花劑量增加,鎮痛作用反而減弱,而且出現毒性癥狀。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八厘麻毒素(一說即梫木毒素)有降低血壓、減慢心率的作用,心率減慢較降壓先出現,但持續時間較短,與劑量有密切關系。對麻醉狗靜脈注射3。5微克/公斤可使心率平均減慢38。98%,20微克/公斤則可減慢69。86%。一般劑量時心率雖變慢,但仍呈竇性心律,如增大劑量則出現T波改變和心律紊亂,如各種類型的期前收縮和結性節律等。輕者可自行恢復,重者則轉呈室性纖顫。這些可能是興奮了迷走神經、抑制竇房結的沖動,減慢心率,并從而使異位節律點發生興奮,產生各種心律紊亂。
殺蟲作用,花對昆蟲有強烈毒性,性質屬接觸毒與食入毒;其有效成分為梫木毒素與石楠素;對人亦有毒性。其根、葉對昆蟲無毒殺作用。對家兔感染之血吸蟲無殺滅作用。治風濕痹,身體手足收攝不遂,肢節疼痛,言語蹇澀:躑躅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曬干,搗羅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熱,調下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