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鬧羊花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的花序、果實和根。花果可供制作鎮痛劑、麻醉劑,全株可供作農藥,可以用來熏殺或毒殺老鼠。本種因羊只誤食其葉引致躑躅而亡,故而得名。那么,鬧羊花的功效與作用具體有哪些呢?
01祛風除濕

鬧羊花味辛,性溫,辛能散行,溫可通經,故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之功,常用治痹證。
02活絡定痛

鬧羊花辛散溫通,舒筋活絡,最善定痛,用治撲損傷痛,頭風頭痛等證。
03去癬

鬧羊花辛溫有毒,以毒攻毒,去癬殺蟲,用治頑癬、瘙癢、癩頭病等證。
04鎮痛

鬧羊花有鎮痛作用,其鎮痛指數與阿片相似(鬧羊花果實混懸液、阿片混懸液的鎮痛指數分別為28.9及30.0),所不同者為阿片劑量增加,則鎮痛作用加強,而鬧羊花劑量增加,鎮痛作用反而減弱,而且出現毒性癥狀。
05殺蟲

鬧羊花對昆蟲有強烈毒性,性質屬接觸毒與食入毒;其有效成分為梫木毒素與石楠素;對人亦有毒性。其根、葉對昆蟲無毒殺作用。
06麻醉

鬧羊花可用于手術麻醉。如以花制成5%~10%的注射液作耳穴或體穴麻醉,用于手術。對頭、頂、胸、腹部位手術麻醉效果較好,而對四肢、脊柱、會陰、生殖器部位效果較差。
07用于心動過速

鬧羊花用于心動加速,包括竇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快速型心房纖顫、心房撲動。通常以果實制成煎劑或片劑服用。此外,花還可以用于神經性頭痛、偏頭痛、風蟲牙痛、皮膚頑癬。根還可以用于肺寒咳嗽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