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小學的時候,你一定學過一篇課文《皂莢樹》,皂莢樹作用你知道嗎?也叫“皂角樹”,落葉喬木,棘刺圓柱形,常分支,樹高可達30米。羽狀復葉互簇生,小葉6~16,卵形至長卵形,長3~8cm,寬1~2 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齒。總狀花序腋生及頂生,花雜性;花萼4裂;花瓣4,淡黃色;雄蕊6~8;子房沿縫線有毛。莢果扁長條狀,像扁豆,長12~35cm,寬2~4cm,紫棕色,有時被白色蠟粉。花期5月,果期10月。生于路旁、溝旁、宅旁。主產河南、江蘇、湖北、廣西。
藥材 豬牙皂為干燥不育果實,呈圓柱形,略扁而彎曲,長5-11cm,寬0.7-1.5cm,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蠟質粉霜,擦去后有光澤,并有細小的疣狀突起及線狀或網狀的裂紋,頂端有鳥喙狀花柱殘基,基部語言果梗殘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棕黃色,中間較軟,有淡綠色或淡棕黃色的絲狀物與斜向網紋,偶有發育不全的種子,氣微,有刺激性,味先甜而后辣。
皂莢刺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時再分小枝,刺端銳尖,基部扁圓柱狀,全長約10cm或更長,基部直徑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體輕,質堅硬,切斷面木部黃白色,髓疏松,棕色,無臭,味淡。
那株需三四人合抱的故鄉的皂莢樹,鶴立雞群般被一片密稠的小樹林簇擁,翹指藍天,撐開綠色的巨傘,蔭庇山村人家,繽紛著異樣的美艷。
當秋霜染紅了皂莢樹,鮮紅的葉子之間便綴滿累累果實,一串串黃嘟嘟的,里面的果實富有堿性,村人常用以洗滌衣衫,比當今的肥皂都好,能浸逸出潔白的泡沫,深洗的衣衫晾干之后散發著撲鼻的清香。搗碎了泡在水里,可以洗頭發洗衣服。
1、皂角果:主要成份有三萜皂甙、鞣質、蠟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 主治:祛風痰,除濕毒、殺蟲、治中風、、頭風頭痛、咳嗽痰喘、、下痢噤口、痛腫便毒、瘡癬疥癩。 2、皂角刺:主要成份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 主治:拔毒、消腫、排膿、治痛腫、瘡毒、癘風、癬瘡、胎衣不下。 3、皂角葉、根、皮:含少量生物堿三刺皂角堿 主治:高血壓病、、及等。 4、皂角籽:味辛甘、氣溫、有小毒、潤燥、通便、祛風消腫的藥用功能。 皂角樹的經濟價值: 1、可提取多種化工原料,用于洗滌染化用品等。 2、皂角樹的材質堅硬,肉質細膩,是制作家具的上等之樹。 3、皂角樹葉密、花型好看,樹型好,極少有病蟲害,是城市綠化和做行道樹的又一優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