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附子能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等功效,但是制附子也是有毒的,有的在一起吃也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那么,制附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呢?
制附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制附子不能和半夏、貝母、白蘞、白芨、瓜蔞一起吃,這是屬于中藥學當中的“十八反”。
制附子的食用方法
制附子澤瀉狗肉湯:原料:狗肉150克,制附子、桂枝、山萸肉各9克,澤瀉、生姜各12克,鹽適量。做法:先將狗肉洗凈切成塊。 再將桂枝、制附子、山萸肉、澤瀉、生姜洗凈,備用。 接著,將桂枝、制附子、山萸肉、澤瀉、生姜和狗肉放入鍋中,先大火煮沸,然后轉小火繼續熬煮3小時。待肉熟后去藥渣,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療功效:本湯具有強腎固精、澀精利水之功效,尤其適用于腰酸肢冷、腎陽不足者服用。
制附子燉羊肉:鮮羊肉250g,炮制附子10g。先將羊肉洗凈,切塊,同放砂鍋內,加入清水,大火燒開,再改為小火燉煮l.5~2個小時。去其藥渣,分數次喝湯吃肉。本品有溫經散寒,祛風勝濕,補養氣血的作用。適用于風濕性關節冷痛。
制附子酒:制附子30g,白酒500g。先將制附子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一周后,即可飲用。本品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適用于四肢不溫,冷汗淋漓,面色蒼白,嘔吐冷瀉,畏寒怕冷,腹中冷痛等。
麻黃制附子甘草湯:治少陰傷寒(初得二、三日,脈微細,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
處方:麻黃(去節)二兩、甘草(炙)二兩、制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作法:先煮麻黃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藥,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發微汗。
麻黃制附子細辛湯:治罪少陰發熱(少陰病初得,反發熱而脈沉)。
處方:麻黃(去節)二兩、制附子(炮)去皮一枚、細辛二兩,水一斗。
作法:先煮麻黃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藥,煮汁成三長,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發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