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又名赤參,紫丹參,紅根等。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莖。主產于安徽、河南、陜西等地。功效: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 那么丹參可以治痤瘡嗎?我們來看下面的介紹。
丹參可以治痤瘡嗎
丹參主要的三種活性成分是丹參素、丹酚酸B、丹參酮ⅡA。藥理活性分別為:丹參素——擴張冠狀動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保護心肌(抑制鈣離子在心肌聚集以防鈣離子的超載)、丹酚酸B——保護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抑制noncardiomyocytes DNA以及抑制應激蛋白的激酶活性)、丹參酮ⅡA——減少心肌梗死(清除心肌細胞線粒體膜上自由基)。丹參的改善微循環的藥效能夠對痤瘡有一定的幫助。
主要功效與作用
一、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1、強心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臟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2、對血管作用 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流量;擴張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腦血流量下降
3、抗血栓形成 提高纖溶酶活性;延長出、凝血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內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變學特性(血粘度降低、紅細胞電泳時間縮短)
4、改善微循環
二、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作用
1、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 丹參制劑治療:壞死心肌清除快;纖維母細胞分化、膠原纖維形成較明顯;肉芽形成比較成熟。局部淤血減輕、血液循環改善,愈合時間縮短。
2、抑制過度增生 對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有抑制作用。
三、保肝 改善肝微循環。
四、抗菌丹參制劑中含有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對體外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性桿菌有抑制作用。
丹參食療作用
丹參味苦、微辛,性微寒;心、脾、肝、腎血分之藥;
具有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涼血消腫的功效;
主治瘀血頭、胸、脅、腹疼痛,積聚,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后瘀滯腹痛,關節痹痛,跌打瘀腫,溫病心煩,血虛心悸,瘡瘍腫毒,丹疹疥癬。
丹參的應用
用于胸肋脅痛,風濕痹痛,癥瘕結塊,瘡瘍腫痛,跌仆傷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痛等。治療胸肋疼痛、癥瘕結塊,以及月經不調、經閉經痛具有良效,常與川芎配伍應用。在治療胸腹疼痛屬于氣滯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藥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