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卡主要出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和中國云南麗江,是一種十字花科植物。葉子橢圓,根莖形似小圓蘿卜,可食用,是一種純天然食品,營養成份豐富,對人體有滋補強身的功用。下面從瑪卡的形態特征和主要價值兩方面介紹一下瑪卡,幫助大家認識瑪卡是什么。
瑪卡的形態特征
瑪卡屬于獨行菜屬植物,在植物形態特征上與其他獨行菜屬植物有很多共性。
一年至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常具單毛、腺毛、柱狀毛;莖單一或多數,分枝。葉草質至紙質,線狀鉆形至寬橢圓形,全緣、鋸齒緣至羽狀深裂,有葉柄,或基部深心形抱莖。
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萼片長方形或線狀披針形,稍凹,基部不成囊狀,具白色或紅色邊緣;花瓣白色,少數帶粉紅色或微黃色,線形至匙形,比萼片短,有時退化或不存;雄蕊6個,常退化成2或4個,基部間具微小蜜腺;花柱短或不存,柱頭頭狀,有時稍二裂;子房常有2個胚珠。
短角果卵形、倒卵形、圓形或橢圓形,扁平,開裂,有窄隔膜,果瓣有龍骨狀突起,或上部梢有翅。種子卵形或橢圓形,無翅或有翅;子葉背倚胚根,很少緣倚胚根。
瑪卡的主要價值
意大利科學家在1994年首次系統地得出了瑪卡干根中的化學組成成份:蛋白質含量為10%以上(胡寧湖畔的瑪卡品種的蛋白質含量超過14%),59%的碳水化合物;8.5%的纖維,內含豐富的鋅、鈣、鐵、鈦、銣、鉀、鈉、銅、錳、鎂、鍶、磷、碘等礦物質,并含有維生素C、B1、B2、B6、A、E、B12、B5 ,脂肪含量不高但其中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含量達53%以上,天然活性成份包括生物堿、芥子油苷及其分解產物異硫氰酸芐酯、甾醇、多酚類物質等。
1999年,美國科學家發現了瑪卡中含有兩類新的植物活性成份,瑪卡酰胺和瑪卡稀,并確定這兩種物質對平衡人體荷爾蒙分泌有顯著作用,所以瑪卡又被稱為天然荷爾蒙發動機。在瑪卡產品的針對性研究中,又發現了幾種特殊的瑪卡生物堿,隨著研究的深入,瑪卡中還會有更多的具有活性的新物質被分離和鑒定。
瑪卡經陽光曬后可以食用,也可以制成涼拌菜,熟食更佳,它能提供大量熱能,品嘗過瑪卡的人說,食用它有滿足感,令人感到十分舒服,其味道甘美。
瑪卡的鮮根可以和肉或其他蔬菜一起炒熟食用,也可以曬乾后用水或牛奶煮熟食用,當地土著人常把鮮根加蜂蜜和水果榨汁作為一種飲料飲用。瑪卡富含高單位營養素,對人體有滋補強身的功用,食用過的人會有體力充沛、精神旺盛不會疲勞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