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的選擇
首先是土地的選擇,地膚子耐旱,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嚴,但喜歡向陽,在蔭蔽處生長不好。所以應該選擇平坦、肥沃、向陽、排水良好又具有灌溉條件的沙質土壤為好。
2 、土地的耕作
地塊確定以后,在三月下旬要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5000千克。在施用農家肥的基礎上再施用無機肥,施用復合肥50千克。
肥料施好以后,將土地深翻25-30厘米,對土壤進行曬垡,主要是消滅塊根塊類雜草和地下越冬的害蟲,這樣,可以減少病蟲的危害。
播種前6-8天,將曬垡的土地進行平整,根據地勢和氣候條件做畦,地勢平坦的做成長畦,地勢起伏的做成短畦,一般畦寬為2-2.5米。注意:畦埂要堅實,畦面要平整。
3 、繁殖方法
地膚子的播種一般在4月中上旬,主要是用種子繁殖。選擇種子時應該注意,最好選用2年生、沒有病蟲害、生長健壯的植株所結的種子,以提高出苗率。
將選好的地膚子種子,拌入草木灰,攪拌均勻,這樣一是可以保護種子,二是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把土壤和空氣中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元素變成植物可吸收的養料,從而促進地膚子的生長發育。
播種前,如果土壤過旱,應在播種之前先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種子發芽,待土壤稍干爽后,對土壤進行淺翻。翻地不宜過深,一般在5-6厘米就行了,整平耙細,要反復的細耙,一定要使土塊細碎,防止畦內包埋土塊或者雜物,影響地膚子的發芽和根系的增長。
地膚子的播種一般都采用條播法,用工具在畦面上按行距50厘米左右開出小溝,注意:開出的小溝不要太深,一般約為4厘米左右。如果開溝過深,不利于種子的發芽。
將拌好的地膚子種子均勻撒入溝內,用鋤輕輕順溝推一下,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的接觸,然后用鐵耙摟一遍,保持畦面的平整,播后要保持濕潤,有條件的可覆蓋地膜,如果土壤干旱,可澆一次水,這樣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如果地溫在16℃-18℃的時候,約需要10-15天以后就出苗了。播后地溫在20-25℃時,大約一周左右就可以出苗了。
4、 田間管理
種好是基礎,管好是關鍵。所以加強田間管理,對于地膚子的優質豐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4.1 幼苗期的管理
幼苗期是指出苗以后到6月中旬,出苗以后太過干旱應該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所以說澆水要看土地的情況。天不旱不澆,防止土壤水分過多,影響地膚子的生長。當苗高7厘米左右的時候,用小鋤松土,劃破地皮就行了,防止幼苗傷根。地膚子生長發育良好的關鍵措施是中耕除草,主要是將土壤疏松,提高地溫,調節土壤水分,鏟除雜草,這樣才能夠促進根系的發育,保證地膚子的幼苗健壯生長。這一時期一般中耕除草2-3次,間隔期為15天。當苗高15-20厘米時,間去過密的弱苗小苗。當苗高20-25厘米時,按行株距10-15厘米來進行定苗。
4.2 生長期的管理
生長期是指6月下旬到9月中旬,6月下旬當苗高30厘米以上時,地膚子就進入了生長期。這一時期要經常注意中耕除草,保持田間土松沒有雜草,一般20天左右進行1次,中耕2-3次。
7月份是地膚子的開花期,在這一時期地膚子需肥較多,一定要供給充足的養分。一般每畝施尿素40千克,并可配施少量的磷肥和鉀肥。地膚子進入生長期以后,成株的抗旱能力增強,一般可不再進行澆灌。夏季久旱不雨,植株呈萎蔫狀況時應進行澆水。注意每次施肥以后要澆水。
4.3 生長后期的管理
生長后期是指9月下旬到10月中旬,9月下旬地膚子就進入了生長后期,根據地膚子生長情況的調查,進行精細管理的地塊其長勢和藥材產量和品質,均不如自然生長的好。因此,在生長后期一般不再進行田間作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