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
清熱化痰清心定驚。用于熱病神昏,中風痰迷,小兒痰熱驚癰、抽搐、夜啼。
應用
用于小兒驚風、中風癥、本品清熱化痰、清心熱定驚的功效及性能均與竹瀝類似、亦宜于熱痰蒙閉心竅所致者。治小兒熱痰驚風、高熱抽搐者、長于牛黃等清熱化痰、熄風止痙類藥物配伍。若治中風、癇癥等神暈者,常與石菖蒲、郁金等化痰、開竅之品同用。本品亦用于熱痰咳喘,可與桔梗、瓜蔞等清肺化。痰藥同用。
考證
本品始載于《蜀本草》,原名竹黃。
1.韓保升曰:“《圖經(jīng)》云:竹節(jié)間黃白者,味甘,名竹黃。”
2.《日華子》謂:“此是南海邊竹內(nèi)塵沙結(jié)成者耳。”
3.《開寶本草》云:“按《臨海志》云:生天竺國,今諸竹內(nèi)往往得之。”
4.《綱目》指出:“按吳僧贊寧云:竹黃生南海鏞竹中。此竹極大,又名天竹。其內(nèi)有黃,可以療疾。”
上述本草所云天竹黃的來源與今相同。
各家論述
1.論天竹黃清心涼肝、化痰定驚之功
1.1.李中梓:“竹黃之寒,專瀉少陰之火。火去而驚邪諸證靡不療矣。”
1.2.繆希雍:“天竺黃,氣微寒而性亦稍緩,故為小兒家要藥。入手少陰經(jīng),小兒驚風天吊諸風熱者,亦猶大人熱極生風之候也。此藥能除熱養(yǎng)心,豁痰利竅,心家熱清而驚自平,君主安而五臟咸得滋養(yǎng),故諸證悉除也。明目,療金瘡者,總?cè)「屎疀鲅鍩嶂Χ!?/p>
2.論天竹黃與竹瀝性能異同
2.1.李時珍:“竹黃,氣味功用與竹瀝同,而無寒滑之害。”
2.2.倪朱謨:“竹瀝性速,直通經(jīng)絡而有寒滑之功;竹黃性緩,清空解熱而更有定驚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兒驚風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瘧及傷風痰閉,發(fā)熱氣促,人抱龍丸,治嬰科驚痰要劑。如大人中風,失音不語,入風痰藥中,如屢見奏效。此錢月坡獨得之見也。”
2.3.蘇廷琬:“天竺黃,本草云清心豁痰,功同竹瀝,氣味稍緩,說亦近似。第痰生于脾,竹之有黃,似入脾而豁痰為切,與竹瀝之走經(jīng)絡而利痰熱微有不同,不止氣味稍緩也。”
集解
《重慶堂隨筆》:“《綱目》止載釋名而無集解,出產(chǎn)采取,一切形狀皆未之及。按《筆談補》云:嶺南深山中有大竹,竹中有水甚清澈,溪澗之水皆有毒,惟此水無毒,土人陸行多飲之。至深冬則凝結(jié)如玉,乃天竹黃也。玉彥祖知雷州日,盛夏之官,山溪澗水皆不可飲,惟剖竹取水,烹任飲啜皆用竹水。次年初召赴闕,各行求竹水不可復得。問土人乃知至冬則凝結(jié),不復成水,遇夜野火燒林木為煨燼,惟竹黃不灰,如火燒獸骨而輕,土人多于火后采拾以供藥品,不若生得者為善。此說可補瀕湖之未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