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那么你知道中藥馬齒莧嗎?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馬齒莧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隨康網小編來了解一下中藥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馬齒莧的簡介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無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國內各地均有分布。該種為藥食兩用植物。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現代研究,馬齒莧還含有豐富的SL3脂肪酸及維生素A樣物質:SL3脂肪酸是形成細胞膜,尤其是腦細胞膜與眼細胞膜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A樣物質能維持上皮組織如皮膚、角膜及結合膜的正常機能,參與視紫質的合成,增強視網膜感光性能,也參與體內許多氧化過程。此外,馬齒莧還可作獸藥和農藥;嫩莖葉可作蔬菜等。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除濕 通淋
馬齒莧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燒灰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馬齒莧的禁忌注意
《本草經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
馬齒莧的選方
治帶狀皰疹,取干馬齒莧適量,研為細末,每次3克,加糖適量調味,開水送服,每日3次。同時用鮮馬齒莧、花生油各適量。搗成糊狀,敷于患處,干后再涂,每日換藥4~6次,直至痊愈。
擴展閱讀:馬齒莧的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2g,加5%鹽酸乙醇溶液15ml,加熱回流10min,趁熱過濾。取濾液2ml,加3%碳酸鈉溶液1ml,置水浴中加熱3min后,在冰水中冷卻,加新配制的重氮化對硝基苯胺試液2滴,顯紅色。(檢查香豆精)
取本品粉末10g,加蒸餾水100ml,并用甲酸調PH至3~4,冷浸2h,時時振搖,濾過。濾液置蒸發皿中置水浴中濃縮至約10ml,濾過,濾液備用。取濾液數滴置比色板上,加1%鐵氰化鉀水溶液1~2滴,再加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1~2滴,溶液變綠并出現藍色沉淀。(用去甲腎上腺素0.2%水溶液及多巴水溶液做對照,結果相同)
薄層色譜取上述濾液點樣用。并以0.2%去甲腎上腺素水溶液及0.1%多巴甲酸水溶液對照。點樣在硅膠G(青島) 板上,以正丁醇-冰乙酸-水(3:1:1)展開,展距13cm。噴0.2%茚三酮乙醇溶液,噴后置紅外燈下烘烤約10min,顯色,樣品斑點顯淡紫色。兩種對照標準品初顯紫紅色,久置后現淡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