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炎癥性腹瀉
病原體侵襲上皮細胞,引起炎癥而致的腹瀉,常伴有發熱,腹痛、里急后重,糞便多為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糞便的顯微鏡檢查見有較多的紅、白細胞,屬于此類感染性腹瀉的除細菌性痢疾外,還有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彎曲菌腸炎、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腸炎、艱難梭菌性腸炎等。體格檢查:應注意中毒征象、精神狀態(中毒性菌痢、STEC)、脫水體征和提示性腹部體征。
感染性腹瀉實驗室檢查
鑒別炎癥性和非炎癥性感染性腹瀉目前尚無理想的指標。
1、糞便檢查
(1)糞便細菌培養糞便細菌培養仍然是“金標準”。發熱和/或膿血便患者應進行糞便標本培養及藥敏有助于經驗治療后調整治療方案。近十幾年來為了防控霍亂,CDC要求腹瀉患者在腸道門診開診期間霍亂培養率達100%。目前臨床常見的輕型霍亂往往通過便培養被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