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民購買力的提高,對高端品牌的青睞以及戶外運動的普及,中山地區進口服裝出現較大幅度增長。為了保障質量安全合格的產品進入國內流通,市檢驗檢疫局去年加大了查驗力度,并發現了一些容易被忽視的質量問題。
(記者/王子威 孫嘉琳 通訊員/吳碩)隨著市民購買力的提高,對高端品牌的青睞以及戶外運動的普及,中山地區進口服裝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據中山檢驗檢疫局統計,2014年中山口岸進口各類服裝4.31萬件,同比增長92.5%。這些服裝的種類涵蓋襯衫、T恤、長褲、內衣、泳衣、嬰幼兒服裝等,原產地有意大利、柬埔寨、日本、韓國等。
為了保障質量安全合格的產品進入國內流通,市檢驗檢疫局去年加大了查驗力度,并發現了一些容易被忽視的質量問題。
中文標簽不合格成返工主因
中山口岸的進口服裝均為知名品牌,有&VIVIENNE WESTWOOD&HM&NIPMAR&STREET 5th等。檢驗檢疫部門對這些進口服裝實施外觀及質量安全等項目檢驗。檢測項目包括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異味等。
&2014年,共檢出2批進口服裝存在內在品質不合格現象,而中文標簽不合格現象則非常普遍,占總報檢批的一半左右。據該局化礦輕紡科林麗珠介紹,標簽不合格主要原因是進口服裝均在中國香港配送、采購,由于這些服裝之前并無明確銷售地,其標簽標識往往未按中國強制性標準要求進行配套設置。進口商在簽訂合同時也沒有簽署相關品質和安全衛生環保方面的約定條款。
此外,部分消費者崇拜海外高端品牌,認為進口服裝打上了中文標簽,檔次就下降了,這也助長了進口商主觀不作為(不貼中文標簽)的意愿。林麗珠說,針對該現象,該局要求進口商必須對標簽不合格進口服裝返工整改,經二次查驗合格后方準予進入國內流通市場。
法檢目錄外名牌抽檢合格率僅65%
據中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化礦輕紡科負責人殷麗介紹,2014年,該局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統一部署,對轄區內法檢目錄外的進出口商品實施監督抽查。其中,在中山市面以購買方式抽取了二十款進口服裝,覆蓋UNIQLO、HM、MANGO、NORTHLAND、ZARA、TRIBORD等多個知名品牌,品種涉及風衣、西服外套、毛衫、上衣等。所抽取的20款服裝中,經檢測,有七款服裝存在不合格現象,不合格率35%。
不合格項主要集中在纖維成分標注與實際檢測不符。主要原因是部分海外品牌生產商在制作成衣時未對面料做成分檢測,盲目相信布料供應商所提供組分信息,導致成分標注與實際不符。殷麗表示,服裝纖維成分及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服裝的性能及價值,虛標、錯標纖維成分含量對消費者構成了欺騙行為。該局已依法對不合格進口服裝作出了相應處理。
殷麗提醒市民,中山市民對國際知名品牌認同度較高,進口服裝消費需求旺盛,市場前景廣闊。但國際品牌服裝生產越發趨于全球采購,服裝加工企業多分布在東南亞、南亞以及非洲勞動密集型發展中國家,部分國家成衣制造質控水平較低,品牌并不一定能與質量畫等號。她表示,市民在選購進口服飾時應注意其是否具有中文標識,標注是否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