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男孩比女孩的運動能力強
真實情況:男孩表現出較大的身體動作,女孩的動作則比較精細。這種差異是隨著年齡而增加的,并非一出生就有。
“差異”解讀:運動能力方面的差異部分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也受環境、文化作用的影響。比如,父母會要求并鼓勵女孩多從事室內的、細膩的游戲,而男孩的戶外活動時間則明顯多于女孩。
提示:多讓女孩參加戶外運動對她們身體素質的提高有好處。
7 女孩更容易出現恐懼、害羞、焦慮等情感
真實情況:這個結論主要是通過兒童的自述得出的。因此,是男孩沒有報告出來,還是他們真的沒有這些情感,難以斷定。
“差異”解讀:也許是因為我們更容忍女孩表達出這些情緒,而男孩要表達這些情緒,就容易被批評“不像個男孩子”,所以這些情緒受到了壓制。
提示:教男孩子如何正確表達和緩解他們的負面情緒,比讓他們強忍著好。
8 男孩比女孩更喜歡競爭
真實情況:很多研究證明男性的性格中有更多的傾向于競爭的因素,但是對于兒童來說,并未有相關研究證明這一差異。
“差異”解讀:父母和社會對于男孩取得成績的期望一般高于對女孩的期望。
這自然就鼓勵男孩去競爭。女孩在競爭時則顯得猶豫,她們有比男孩更多的對伙伴情感的需要。
提示:制造競爭的環境更能使男孩釋放出他們的潛力;告訴女孩“該出手時就出手”。
9 女孩比男孩更順從
真實情況:并未有實驗能證明這一結論。即使是對男性和女性的實驗中,這個結論仍有待考證。
“差異”解讀:女性在社會中總是被期望形成順從、被動的性格,鼓勵她們附和別人的意見。女孩則多是按照女性的期望來培養的。
提示:有了自信,女孩就知道什么時候說“不”,什么時候說“是”。
下面的情景我們都很熟悉:
倩倩搬出了她心愛的洋娃娃,媽媽欣喜地說:“今天要給娃娃穿什么衣服呀?”
洋洋爸爸搶出皮球,對正在翻玩具箱的洋洋說:“兒子,走,出去踢球去!”
倩倩媽媽對女兒的詢問透出對行為的引導,而洋洋爸爸對兒子的引導更為直截了當。所以,男孩和女孩間存在的差異,有一些是因為誤解,更多的則是文化、環境以及養育方式的影響造成的。
相關鏈接
男性獨立,女性依賴?
——被誤解了的實驗
1954年和1964年,心理學家赫爾曼•維特肯和同事進行了“棒框實驗”。
內容:被試者坐在漆黑的屋子里,面對一個發光棒體和發光框子。棒與框都向一個角度傾斜。被試者任務是把發光棒調到真實的垂直位置。但是發光框的傾斜使人產生錯覺,難以調到正確的位置。能正確調節的人屬于場獨立型(能擺脫發光框即場域帶來的錯覺),不能正確調節的人屬于場依存型。
結果:女性在實驗中更容易犯錯誤。維特肯推測在認知類型上,女性屬于場依存型,男性屬于場獨立型。
解釋:女性易受錯覺影響,或對背景敏感。
實驗只證實了視覺中的場依存和場獨立情況,無法將此推及到女性和男性的性格層面。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