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忽略陽光
錯誤做法:5月天氣漸熱,陽光充沛,媽媽擔心陽光中的紫外線傷害寶寶,怕曬太陽會給寶寶的皮膚帶來不利影響,所以經常把寶寶關在室內,或外出時給寶寶用遮陽傘、太陽帽。
專家點評:生長離不開陽光,人體皮膚的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促進牙齒的健全發育等。忽略陽光照射,就會造成維生素D缺乏,氨基酸丟失,反而影響寶寶長高。
解決辦法:科學曬太陽
曬太陽的科學方法
·每天讓寶寶接受1~2小時的日照,多到戶外活動,在游戲的過程中享受陽光的沐浴。
·隔著單層玻璃曬太陽,紫外線會減少60%,隔著雙層玻璃的紫外線只剩20%,距窗口4米處的室內,紫外線僅為室外的2%。
·戴著帽子和手套曬太陽不科學。曬太陽時,盡可能暴露皮膚,以接受紫外線的照射。
2.莫忽略睡眠
錯誤做法:民間有個說法“一分精神一分福”,所以媽媽可能會覺得寶寶愛睡覺,就是精神不好的表現。
專家點評:睡眠充足是保證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因為促使長高的生長激素主要是在睡眠過程中產生和釋放的,而且,睡眠時的肌肉放松,也有利于關節和骨骼伸展。
解決辦法:
·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所需睡眠時間。新生兒為16~20小時, 3歲以內的寶寶為12~14小時, 4~6歲約為11~12小時。
·創造最好的睡眠環境。燈光偏暗,消除噪音。
3.莫忽略運動
錯誤做法:民間有種習慣,把寶寶捆綁得很緊,認為可以防“羅圈腿”,還能避免寶寶受到驚嚇。這些限制寶寶活動的做法,自然會影響生長發育。相反,有的媽媽為了促進寶寶長個,過早地讓寶寶學坐、學站、學走,結果適得其反。不合理的運動可能會促成寶寶向畸形發展。
專家點評:寶寶的活動、運動對生長發育十分重要。
運動可以增進食欲,保證睡眠質量,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使骨骼生長旺盛;
運動還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運動后半小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達到最高峰。特別是運動后的睡眠,生長激素分泌會呈脈沖式,都會加速寶寶生長。
解決辦法:
·了解寶寶生長發育的規律
寶寶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長快于四肢。寶寶的動作發育應與脊柱的發育相適應, 2~3個月的寶寶會抬頭,6~7個月時能獨坐,8~9個月時會爬,10~11個月時能站立,12~16個月時能走路。如果沒到相應的月齡,寶寶不宜過早地學坐、學站、學走,以免引起脊柱過度屈曲,這將影響寶寶的身高。
·根據年齡選擇不同的運動
1歲以內的寶寶: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相結合。主動運動,即幫助寶寶進行抬頭、爬行、翻身的練習。被動運動則是媽媽幫寶寶做一些嬰兒操、按摩撫觸。
1~2歲的寶寶:練習跑跳、拍球、雙腿跳。
2~3歲的寶寶: 跳繩、蹦床、單腿跳。
幼兒期:宜以鍛煉運動協調能力的項目為主,如過獨木橋、舞蹈和結合游戲進行的跑跳等。
少兒期:宜以室外活動為主,如打球、跑步、做操、進行日光浴等。
·選擇益于生長的運動
彈跳運動:如跳繩、跳起摸高、跳遠、跑步等,有助于四肢生長;
伸展運動:如單杠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前后彎腰、體操和種種懸掛性運動,有助于脊柱骨和四肢骨的伸展;
全身性運動:如體操、籃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和游泳等,有利于全身骨骼伸展延長。
·避免不利長個的運動
如負重運動、舉重、啞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