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孕婦朋友們出現了早產的情況是越來越多了,要知道早產會給孕婦以及胎兒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治療早產兒的方法有哪些呢,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相關內容吧:
1.先兆早產的治療
(1)左側臥位:至少2h以上,可提高子宮胎盤血液灌流量,增加胎兒的氧供和營養,使40%~70%的患者宮縮消失。但不主張臥床休息。1994年Golderberg等對臥床休息治療各種妊娠并發癥的文獻進行綜合報道,沒有發現臥床休息有助于預防早產的確切依據。2000年Kovacevich等報道,強制臥床休息3天或以上使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發生率升高,不臥床休息者發生率為1/1000,而因先兆早產臥床休息者發生率為6/1000。
(2)水化(hydration):給予平衡液500~1000ml,中心靜脈持續泵入,可將滴數調至100ml/h,改善子宮胎盤血液灌注量。但應記住過量的補液是孕婦肺水腫的高危因素,若隨后應用β受體興奮劑更易引起肺水腫。因此一定要嚴格掌握適應證,有嚴重水腫、妊高征、多胎、羊水過多、心臟病、肺病、貧血等高危因素存在時,不宜應用。
(3)肛查或陰道檢查:了解宮頸的擴張及容受情況,觀察宮縮30~60min后,可復查一次,如進展至真正早產,則按早產處理。如經左側臥位及水化治療,宮縮被抑制,則不需給予藥物抑制宮縮,且應避免再次陰道檢查或肛查,以減少由于刺激宮頸引起前列腺素及縮宮素的分泌。
2.早產的治療
包括應用藥物抑制宮縮,延長胎齡,以爭取時間促胎肺成熟及孕婦轉院,必要時輔以抗生素,以及早產不可避免時的分娩時處理和新生兒處理。
(1)宮縮抑制劑:
①應用藥物抑制宮縮的條件:A.早產診斷明確即規律宮縮伴宮頸擴張或容受;B.估計胎兒體重<1500~2000g,孕齡20~36周,胎肺尚未成熟者;C.胎兒能繼續健康成長,無繼續妊娠禁忌證存在,見表1;D.宮口擴張≤3cm,產程尚在潛伏期內,應盡可能爭取至少延長24~72h,為促胎肺成熟的治療創造條件;E.如胎膜已破,仍可在應用抗生素的基礎上采用宮縮抑制劑,使用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以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發生。
②應用宮縮抑制劑的反指征:A.胎兒有宮內缺氧;B.宮口開大>3cm;C.胎肺已成熟者;D.有羊膜腔感染可能者。
③宮縮抑制劑的種類:有多種藥物如硫酸鎂、腎上腺素能β2受體興奮劑、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劑、鈣通道拮抗藥及縮宮素拮抗劑等。目前趨向于聯合用藥或幾種藥物交替使用,可增加療效,減少副作用。
A.硫酸鎂(magnesium sulfate):作用機制:子宮肌的收縮是受平滑肌細胞中鈣離子的攝取、結合和分布調節的。高濃度的鎂能在細胞膜上競爭鈣離子位點;另外硫酸鎂可激活細胞膜的腺苷酸環化酶,使環腺苷酸(cAMP)增加,從而降低肌漿球蛋白輕鏈激酶的活性,使細胞內鈣離子濃度降低,使肌肉的收縮蛋白不能起作用而抑制宮縮。血清內鎂離子濃度達到2~4mmol/L(4~8mEq/L)能降低子宮療效:自1959年Hall等發現硫酸鎂有抑制宮縮的作用。1983年Elliot回顧性分析發現,對胎膜完整者硫酸鎂防止早產的有效率是24h內為78%(214/274)、48h內為76%(208/274)、72h內為70%(191/274)、>7天為51%(140/274)。對宮口擴張較小者硫酸鎂更有效。使妊娠至少延長48h,宮口擴張<2cm 87="" 150="" 173="" 3="" 5cm="" 62="" 53="" 85="">6cm者占31%(5/16)。胎膜早破后發動分娩者硫酸鎂療效欠佳,48h未分娩者占64%(25/38)。多胎妊娠48h未分娩者占69%(24/35)。1987年Hollander等進行隨機對照實驗發現硫酸鎂與利托君療效相似。有學者報道硫酸鎂對低出生體重兒腦癱有潛在的保護作用。
早產的治療費用由于地區和醫院有所差異,所以會有所不同。上面這些就是關于治療早產兒的方法有哪些這個問題的一些相關內容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朋友們帶來一些有用的幫助,要知道早產出生的孩子是比較容易患上各種先天上的疾病,所以孕婦朋友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此癥發生的措施。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