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這種疾病到了春季之后是非常難熬的,因為春季之后可能空氣中會出現一些柳樹或者是楊樹的毛毛,如果哮喘的患者吸入的話,就有可能導致病發;現在治療哮喘的藥物大多數都是內服藥物,其實中藥材外敷也是有治療哮喘的效果的,白芥子就是這樣的藥材,那么究竟白芥子外敷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白芥子在中藥材里屬溫化寒痰類藥物,據現代藥理分析,白芥子能抑制一些皮膚真菌,利用它外敷有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久敷會使皮膚起皰。據此,可利用白芥子外敷治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方法是將白芥子等通經走竄的中藥研末,調以姜汁成糊狀,再細加工,于三伏天期間,敷于患者的肺腧、心腧、脾腧、風門、大杼、腎腧等6個穴位上,再用膠布固定,功效明顯。
白芥子外敷貼穴,還可以用于減肥。方法是把白芥子貼敷于耳朵穴位上,按壓2分鐘后用膠布固定,每周換藥1次,5次為一個療程。休息一個月再進行第二療程,效果良好。
白芥子外敷穴位還可治療肺結核。方法是以白芥子研末加醋拌成糊狀,放于直徑3—4厘米的膏藥上,依次輪流貼于下列對稱的穴位上:結核(大杼旁1寸半)、風門、肺腧、心腧、腎腧。每隔4—5天貼1次,每次貼1穴。當局部有燒灼感時,即取下膏藥。因局部可出現小水皰,所以不宜貼得過久,此法對減輕肺結核癥狀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