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的關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和工作累的程度,導致了關節疾病的出現,比較常見的就是風濕性關節炎;這種疾病出現之后,患者會感覺疼痛難忍,尤其是到了陰天下雨的時候更是如此,疼的連站起來都比較的困難,秦艽就有治療風濕痹痛的效果,那么秦艽還叫什么名字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秦艽又叫大葉龍膽、大葉秦艽、西秦艽等,屬于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我國的內蒙古、寧夏、河北、陜西、新疆等地。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無毛,基部被枯存的纖維狀葉鞘包裹。須根多條,扭結或粘結成一個圓柱形的根。
用于風濕痹痛、周身或關節拘攣,及手足不遂等。秦艽能祛風濕,舒筋絡。風濕痹證無問新久、或偏寒偏熱,均可配伍應用。本品性微寒,兼能清熱,痹證見發熱、關節紅腫等熱象者尤為適宜。一般偏熱者,可配防已、知母、忍冬藤等,屬寒者,配羌、獨活、桂枝、附子等。對于中風手足不遂者,亦適用本品。
用于骨蒸潮熱。本品清虛熱,為治療陰骨蒸潮熱的常用藥。可與青蒿、鱉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如秦艽鱉甲散。此外,本品尚能利濕退黃。治療濕熱黃疸,可與茵陳、梔子等配伍。內服:煎湯,5-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
治虛勞潮熱,咳嗽,盜汗不止:秦艽、柴胡、知母、甘草各一兩。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