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續斷可不是續續斷斷的意思,這里的續斷可是大有用處的,至于為什么把一種中藥叫做續斷,當然是因為它事一段一段的而且還是不規則的,所以就叫它續斷;續斷對于常人來說簡直就是神藥,它的藥用價值可不是一般的大,如果將續斷和羊肉燉在一起吃,能將它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那么,續斷燉羊腰要怎么做呢?
續斷燉羊腰基本內容
主料:羊腰子 250克
輔料:續斷 15克
調料:料酒 10克 姜 5克 大蔥 10克 鹽 3克 雞精 3克 胡椒粉 3克 雞油 25克 各適量
做法
1. 將續斷潤透,切薄片;
2. 羊腰洗凈,切開,除白色臊腺;
3. 姜切片,蔥段;
4. 將續斷、羊腰、料酒、姜、蔥同入燉鍋內,加水置武火燒沸;
5. 用文火燉煮25分鐘,加入鹽、雞精、雞油、胡椒粉調味即成。
續斷
續斷,中藥名。為川續斷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續斷的根,因能“續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除去根頭及須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發汗”至內部變綠色時,再烘干。《滇南本草》:“補肝,強筋骨,定經絡,止經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婦人白帶,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濁。”
續斷功能主治
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胎漏,崩漏,帶下,遺精,跌打損傷,金瘡,痔漏,癰疽瘡腫。
①《本經》:主傷寒,補不足,金瘡,癰瘍,折跌,續筋骨,婦人乳難,久服益氣力。
②《別錄》:主崩中漏血,金瘡血內漏,止痛,生肌肉,腕傷,惡血,腰痛,關節緩急。
③《藥性論》:主絕傷,去諸溫毒,能宣通經脈。
④《日華子本草》:助氣,調血脈,補五勞七傷,破癥結瘀血,消腫毒,腸風,痔瘺,乳癰,瘰疬,撲損,婦人產前后一切病,面黃虛腫,縮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宮冷。
⑤《滇南本草》:補肝,強筋骨,走經絡,止經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婦人白帶,生新血,破瘀血,落死眙,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濁。
羊腰子
羊腰子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腎;味甘,性溫;能補腎氣,益精髓。用于腎虛勞損、腰脊酸痛、足膝軟弱、耳聾等。
羊的腎臟。又稱內腎。剖開洗凈用。
味甘,性溫。能補腎氣,益精髓。用于腎虛勞損,腰脊酸痛,足膝軟弱,耳聾,陽痿,尿頻。可單用本品熟食,或配伍杜仲、肉蓯蓉等煮食。《千金要方》、《外臺秘要》、《深師方》等治腎虛勞損、消渴、腳氣等方劑中,多用本品煮湯煎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