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高大的皂莢樹嗎?我們的小學課本也把高大的皂莢樹向學生推廣,但是你知道它的中藥價值嗎?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皂角)能力強。皂莢果是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莢種子可消積化食開胃,并含有一種植物膠(瓜爾豆膠)是重要的戰略原料;皂莢刺(皂針)內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藥理作用
對魚類的毒性很強,高等動物對它一般很少吸收,故主要為對局部粘膜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等。但如服用劑量過大或胃腸粘膜有損傷或注射給藥,均可產生全身毒性,血細胞溶解;特別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先痙攣,后麻痹,呼吸中樞麻痹即導致死亡。國內曾報告有服皂莢煎劑(200g加老醋1杯)中毒死亡者。大量皂莢中所含之皂甙不僅刺激胃腸粘膜,10分鐘后即嘔吐,以后有腹瀉;而且腐蝕胃粘膜,發生吸收中毒。
1、脫發,白發。
用皂角加以何首烏研磨成粉末狀,每日洗頭,可減輕脫發,白發狀況。
2、腰腳風痛、不能履地。
用皂角子一千二百個,洗凈,以、酥少許熬香,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以蒺藜子、酸仁湯送下。
3、大腸虛秘(時瀉時秘)。
治方同上,服至百丸,以通為度。
4、下痢不止。
用皂角子瓦焙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陳茶送下。
5、腸風下血。
用皂角子、槐實各一兩,加粘谷糠炒香,去糠,研為末,每服一錢,陳粟為湯送下。此方名“神效散”。
6、里急后重。
用無蛀的皂角子(米糠炒過),加枳殼(炒過),等分為末,以飯和末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熱湯送下。
7、小兒流涎(由于脾熱有痰)。
用皂角子仁半兩、半夏(姜湯泡七次)錢二分,共研為末,加姜汁調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丸,溫水送下。
8、婦女難產。
吞皂角子二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