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治療中苦澀的湯藥的味道是最不忍回憶的了,大黃和甘遂放在一起熬制出來濃濃醇香的湯藥,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揮不了,大黃甘遂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大黃甘遂湯是一種偏方,主治:婦人產后,水與血結于血室,少腹滿如敦狀;及男女膨脹、癃閉、淋毒,小腹滿痛者。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難而不渴,生后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那么大黃甘遂湯治療效果如何呢?
經水不調,男女癃閉,小腹滿痛者;淋毒沉滯,梅淋小腹滿痛不可忍,尿膿血者。膨脹,瘀血內阻,水氣內停,腹大堅滿,脈絡怒張,脅腹攻痛,大便難,小便澀,口不渴,舌暗苔白者適合服用,少腹滿,前之小腹滿也。如敦狀,如人敦而不起,則氣從后注,今溺滿在前,而血瘀在后。
故曰:如敦狀,小便微難,是溺亦微有病而不甚也。不渴,知非上焦之氣熱不化,更在生病后,則知余邪未清,故使血室不凈,血室在膀胱之后,病在彼,故氣如后注而敦者然,明是溺與血俱病,故曰: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大黃以逐其瘀血,甘遂以去其停水,古人治有形之病,以急去為主,故用藥不嫌峻耳。若阿膠,則養正而不滯,故加之,且以驅血中伏風也。
大黃四兩、甘遂;兩、阿膠;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本方在《金匱要略》中用于水血互結血室的婦科急癥,是救命之方,在產后使用的機會比較多,其他疾病如狂癥、癲癇、附睪淤積癥等也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