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強調針對不同的個體進行不同的治療,中醫學的出發點是關于人的健康本質它從望、聞、問、切等四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得出病人的病情受,所以有很多人說中醫強調將人的疾病看作是醫人而不是醫病,對中草藥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加了解中醫,了解中醫的內在原理,通過更深一步的研究,從而使中醫更加科學,更加合理的為我們服務,保障我們的健康。南鶴虱具有良好的功效,在醫藥制品中南鶴虱被廣泛應用。
南鶴虱,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野胡蘿卜Daucuscarota 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果枝,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
本品為雙懸果,呈橢圓形,多裂為分果,分果長3~4mm,寬1.5~2.5mm。表面淡綠棕色或棕黃色,頂端有花柱殘基,基部鈍圓,背面隆起,具4條窄翅狀次棱,翅上密生1列黃白色鉤刺,刺長約1.5mm,次棱間的凹下處有不明顯的主棱,其上散生短柔毛,接合面平坦,有3條脈紋,上具柔毛。種仁類白色,有油性。體輕。搓碎時有特異香氣,味微辛、苦。生于山野草叢中。主產江蘇、河南、湖北、浙江。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實。除去雜質,曬干。味苦、辛,性平。歸脾、胃經。殺蟲消積。用于蛔蟲病,蟯蟲病,絳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古籍中有如下記載《千金方》單用本品十兩,搗篩為蜜丸,梧桐子大,以蜜湯空腹吞四十丸,日增至五十丸,治蛔蟲腹痛。《小兒藥證直訣》安蟲散:治療蟲痛發作有時,口吐清水,可與楝實、白礬、檳榔等同用。《和劑局方》化蟲丸:治蟲積所致四肢贏困、面色青黃、飲食雖進、不生肌膚等,可與檳榔、苦楝皮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