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與辰砂相似,但雄黃為桔紅色,淺桔紅色條痕;而辰砂紅色,鮮紅色條痕,且密度大于雄黃。雄黃以吹管焰燒之產生白煙并發出蒜臭味。那么,雄黃是什么?
雄黃是什么
雄黃,是四硫化四砷(As4S4)的俗稱,又稱作石黃、黃金石、雞冠石,通常為橘黃色粒狀固體或橙黃色粉末,質軟,性脆。常與雌黃,即三硫化二砷(As2S3)、輝銻礦、辰砂共生;加熱到一定溫度后在空氣中可以被氧化為劇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
雄黃理化性質
四硫化四砷是砷的硫化物礦物之一,含As約70.1%。是單斜晶系,單晶體呈細小的柱狀、針狀,但少見;通常為致密粒狀或土狀塊體。呈桔紅色,條痕呈淺桔紅色。硬度1.5~2,密度3.5~3.6g/cm3。性脆,熔點低。用炭火加熱,會冒出有大蒜臭味的三氧化二砷白煙。置于陽光下曝曬,會變為黃色的雌黃(As2S3)和砷華,雄黃不溶于水和鹽酸,可溶于硝酸,溶液呈黃色。雄黃主要產于低溫熱液礦床中,常與雌黃、輝銻礦、辰砂共生;產于溫泉沉積物和硫質火山噴氣孔內沉積物的雄黃,常與雌黃共生。桔紅色,透明到半透明的雄黃晶體,顯得艷麗、富貴,其柱狀晶體長短參差,粗細相伴,多方向生長,勢態奇特,再襯上白色方解石等共生礦物,絢麗多彩,構成整體自然美。要注意雄黃晶體免受風化。
雄黃藥用價值
(1)有抗腫瘤作用,能抑制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的生長,并對細胞有腐蝕作用。
(2)吸收后,對神經有鎮痙、止痛作用;體內外均有殺蟲作用。水浸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人體結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球菌及多種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腸道吸收后能引起吐、瀉、眩暈甚至驚厥,慢性中毒能損害肝、腎的生理功能。
雄黃有毒。體外試驗對常見化膿性球菌, 腸道致病菌, 人型、牛型結核桿菌, 恥垢桿菌及堇色毛菌等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