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原名“莎草”,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莖。莎草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耕地、路旁水邊潮濕處。香附始載于《名醫別錄》,列為中品。《唐本草》始稱香附子。
《本草綱目》列入草部芳草類,名“莎草香附子",并云:“莎葉如老韭葉而硬,光澤有劍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莖三棱中空,莖端復出數葉,開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細子,其根有須,須下結子一、二枚,轉相延生,子上有細黑毛,大者如羊棗而兩頭尖,采得燎去毛,暴干貨之”。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辛微苦甘,平。入肺、肝、脾、胃四經。
1、理氣解郁
香附具有理氣解郁的功效,用于治療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
2、調經止痛
香附具有調經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寒疝腹痛,乳房脹痛。
香附的宜忌
凡氣虛無滯、陰虛血熱者忌服。
1、《綱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蒼術良。
2、《本草經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熱也,法當涼血,禁用此藥。
3、《本草匯言》:獨用、多用、久用,耗氣損血。
4、《雷公炮炙論》:采得香附,陰干,于石臼中搗,勿令犯鐵,用之切忌。
毒副作用:香附醇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1.5g/kg。
本品毒性很小,飼料中含量不超過25%時,大鼠可以耐受。達30%~50%時,動物生長受到一定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