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參是我國傳統常用中藥材,已有2000多年的應用歷史。其原名沙參始載于東漢《神農本草》并被列為上品。記述有“主積血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的功用。南北朝《本草經集注》中將沙參與人參、玄參、丹參、苦參稱為五參,并由此沙參并人參是為五參,其形不盡相類,而主治頗同,故皆有參名之說。
南沙參的副作用
一、用藥宜忌
1、風寒作嗽者忌服。
2、《本草經集注》:“惡防己,反藜蘆。”
3、《本草經疏》:“臟腑無實熱,肺虛寒客之作泄者,勿服。”
二、在服用沙參的期間,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盡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松心情。
4、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會合理減壓。
南沙參的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1%的沙參浸劑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明顯的強心作用, 能使離體心的振幅增大,給麻醉兔靜脈注射,能使其血壓稍微上升、呼吸加強;切斷迷走神經, 此作用依然存在。
2、治胃陰虛證
本品又能養胃陰,生津止渴,并清胃熱。適用于胃陰虛有熱之口燥咽干、大便秘結、舌紅少津及饑不欲食、嘔吐等證。本品養胃陰、清胃熱之力亦不及北沙參。但本品兼能補益脾氣,對于胃陰脾氣俱虛之證,有氣陰雙補之效,對熱病后期,氣陰兩虛兩余熱未清不受溫補者,尤為適宜。多與玉竹、麥冬、生地等養胃陰、清胃熱之品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