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鑒別
根皮呈不規則的長條狀或稍扭曲而卷成槽狀,長短及寬度不一,厚2-5mm,外表面粗糙,深灰棕色,具縱橫皺紋,并有橫向灰白色皮孔,栓皮常呈鱗片狀剝落。內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平坦,有細致的縱向紋理。質堅韌,折斷面裂片狀。樹皮呈板片狀,栓皮較厚,外表面龜裂狀,內表面較粗糙。氣微,味苦澀。以片大而整齊、黃褐色者為佳。
顯微鑒別
土荊皮 根皮橫切面:木栓細胞常脫落。栓內層約3列細胞,含棕色物。皮層和韌皮部散在石細胞、樹脂細胞及多數粘液細胞。韌皮部荊皮部篩胞成群散在,外側篩胞頹廢;射線細胞1列,常彎曲。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檢棕紅色。
①石細胞大多成群,類方形、類長方形或不規則分枝狀,直徑30-100μm,壁厚達34μm,層紋微波狀,孔溝極細密,大多含黃棕色塊狀物。
②篩胞直徑16-40μm,側壁有多數橢圓形篩域,排列成網狀。粘液細胞類圓形,直徑100-300μm。長達360μm。
③樹脂細胞縱向連接成管狀,含紅棕色至黃棕色樹脂狀物,有的埋有草酸鈣方晶。
④木栓細胞棕色,壁稍厚,有的木化,并可見細小圓紋孔。
中藥材鑒別
本品根皮呈不規則的長條狀,扭曲而稍卷,大小不一,厚2~5mm。外表面灰
金錢松 黃色,粗糙,有皺紋及灰白色橫向皮孔,粗皮常呈鱗片狀剝落,剝落處紅棕色。內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平坦,有細致的縱向紋理。質韌,折斷面呈裂片狀,可層層剝離。氣微,味苦而澀。樹皮呈板片狀,厚約至8mm,粗皮較厚,外表面龜裂狀,內表面較粗糙。
木栓灰黃色,常呈鱗片狀剝落,顯出紅棕色皮部。內表面紅棕色或黃白色,較平坦,有縱向紋理。 質脆,易斷,斷面紅褐色,外皮顆粒性,內皮纖維性。 氣微弱,味苦而澀。樹皮大多呈條狀或片狀,厚約1厘米,外表暗棕色,作龜裂狀,外皮甚厚;內表面較根皮為祖糙。 以形大、黃褐色、有纖維質而無栓皮者為佳。 產浙江、安徽、江蘇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