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證:胃神經官能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擴張、幽門不全梗阻、神經性呃逆等屬胃虛痰阻者,均可用之。
1 胃神經官能癥
胃腸神經官能癥并不是胃腸的器質性疾病,而是由于患者神經精神緊張、焦慮、恐懼、疑病或癔癥等所致,其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而每次發病均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
2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又分慢性淺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縮性胃炎,其發病原因有3: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主要原因,該菌有鞭毛,對胃黏膜穿過能力強,分泌空泡毒素A,引起強烈炎癥反應;該菌細胞壁作為抗原誘導免疫反應,從而共同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癥。②飲食和環境因素如高鹽飲食及缺乏水果蔬菜等增加了胃炎的易感性。③自身免疫,患者血中存在壁細胞抗體,攻擊壁細胞,導致胃黏膜病變。④其他因素如含膽汁及胰液的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酗酒、某些食物刺激等或單獨或與幽門螺旋桿菌協同導致胃黏膜病變。慢性胃炎主要病理改變是炎癥、萎縮和腸化生。臨床主要表現為上腹痛、腹脹等消化道癥狀。
3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統稱為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原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二者均會導致胃、十二指腸黏膜屏障破壞,在正常黏膜損害、防御和修復過程中,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是損害發生的直接因素,繼而發生潰瘍,其主要病理改變是十二指腸球部、胃角或胃小彎處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潰瘍,邊緣光整、底部潔凈,由肉芽組織構成,上面覆蓋灰白色或灰黃色纖維滲出物。活動性潰瘍周圍黏膜常有炎性水腫,潰瘍淺者累及黏膜肌層,深者可達漿膜層,血管潰破時引起出血,穿破漿膜層引起穿孔。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鈍痛、灼痛、脹痛等,尤以空腹時為著;周期性發作,秋冬季為多,發作具有節律性,查體可見上腹部局部輕壓痛。
4 胃擴張
胃擴張常見原因是暴飲暴食。有時進食并不太多,但由于情緒波動,劇烈疼痛、受寒及腹部外傷等不良刺激也可引起。臨床主要表現食后腹部脹痛,陣發性加劇,伴飽脹、呃逆、嘔吐等;查體腹部膨脹,有振水音。
5 幽門不全梗阻
幽門不全梗阻可由暴飲暴食引起,同時幽門、十二指腸梗阻或狹窄也可誘發,手術后或十二指腸幽門感染造成炎性滲出、水腫均可導致幽門不全梗阻;此外十二指腸幽門畸形如十二指腸隔膜、附近組織器官腫瘤、十二指腸瘀滯癥均可導致該部位狹窄;某些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等均可引起不全梗阻,這些不全梗阻的主要癥狀為食后不久即嘔吐,查體可見胃形及胃蠕動波,同時伴脫水及營養障礙。
6 神經性呃逆
神經性呃逆是由于受精神打擊或過度緊張或情緒障礙或飲食刺激,或冷空氣或其他不良因素刺激致使神經調節障礙導致膈肌痙攣所致,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受到某些不良刺激后長時間或反復打嗝,有時呈連續性打嗝,一般無其他消化道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