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健康也都是需要自身的保養,尤其是在飲食上,更是要十分的注意,那現在一些老人都是很注重養生,那中醫養生之道也是不錯之選,不過這樣的養生方法,也都是有著很多方面,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也都是要選擇適當的方式,這樣對身體健康才會有幫助。
那中醫養生之道具體是什么樣呢,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使得我們對中醫養生之道也都是有著很好的了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知道該如何進行,同時對身體健康也都是有著很大幫助,那這樣的養生方法,對中老年人來講是不錯之選。
中醫是天人相應學說,把人放在地球,宇宙一起來觀察他,氣候、環境、致病物質和人體。他是教人如何長壽的,所以你幾點睡幾點吃都是有定點的。
1、子時(23:00—1:00) 此時膽經最旺。我們要平躺在床上睡覺。
中醫理論認為:“肝之余氣,匯于膽,聚而成精。膽為中正之官,五臟六腑取決于膽。氣以壯膽,邪不能侵。膽氣虛則怯,氣短謀慮而不能決斷。”由此可見膽的重要性。有些人隨便切掉膽是輕率的表現。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
凡在子時前1—2小時入睡者,晨醒后腦清晰,氣色紅潤。反之,經常子時前不入睡者則氣色清白,特別是膽汁無法正常新陳代謝而變濃結晶,猶如海水中水份蒸發后鹽份濃而曬成鹽一般,開成結石一類病癥,其中一部分人還會因此而“膽怯”。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膽”。取決于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