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奶粉配方成分差別不大
有業內人士坦言,“在過去,國內奶粉企業基本都是照搬國外配方,每當國外推出葉酸、膽堿、牛磺酸等營養成分之后,國內企業就很快把這些配方買來。目前我國一些奶粉產品仍處于模仿階段,自主創新較少。從整個配方研發來說,我國奶粉配方研發起步晚、積累時間短,相關研發設施和技術都比較薄弱。
不過這一情況現在已有所改善,從2010年開始,國內企業也陸續組建了研發團隊,研發實力有一定提升。2013年以來,隨著國家對奶粉監管日益趨嚴,伊利、蒙牛、三元、君樂寶等企業都擁有專業的研發、技術團隊,加大對研發、檢測的投入力度,并與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加強了合作。很多企業建立了關于中國母乳的研究中心,像伊利、蒙牛等企業在研發方面每年都會投入上億資金。
營養成分并非越多越好
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養成分越多,不一定就越好。然而,一些品牌奶粉企業喜歡通過產品標簽努力渲染如下概念:這種營養成分是有益的,那么奶粉就是有益的,寶寶喝了奶粉就可以直接獲得上述好處。奶粉中營養成分越多,寶寶獲得的營養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