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看,要落實“十三五”規劃,實施婦幼健康和計劃生育服務保障工程。到2020年,省、市、縣均設置一所政府舉辦的標準化婦幼保健機構。同時,要加強綜合醫院產兒科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產科和兒科門診建設,健全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加快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能力建設,加強產科兒科醫師、助產士專業人才的培養使用,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
剖宮產率維持相對平穩態勢
我國婦幼衛生年報顯示,2013至2015年,我國剖宮產率分別為34.6%、35%和34.3%。
在調整完善生育政策、高齡高危孕產婦比例增多的新形勢下,這幾年來剖宮產率維持相對平穩態勢。這也反映出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各地主動應對新形勢,在促進自然分娩、保障母嬰安康、控制剖宮產率上升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近年來,我國通過孕婦學校、社區、大眾媒體等,以多種形式對孕婦和全社會進行孕產期保健,尤其是自然分娩相關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女性和家庭樹立正確的孕育觀;支持推廣助產的適宜技術,提高產科服務水平和質量;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將控制剖宮產率納入各級衛生計生部門和醫療機構的目標管理,加強助產技術管理,嚴格控制非醫學指征的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