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脫位復位后的注意事項
- 脫位復位后的注意事項
-
參與醫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張波 副主任醫師

關節發生脫位后,要盡快到醫院或者到相應的專科進行復位,如果復位拖延過久,比如陳舊性脫位再去復位,第一是復位很困難,第二復位后關節功能也會很差。可以進行手法復位或者麻醉下復位,甚至于切開復位,復位后還有很多的注意事項。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會再次發生脫位,或者關節韌帶損傷并沒有恢復,強行活動就會導致關節的功能腫脹、疼痛、活動受限,長時間不能恢復到正常范圍,而脫位復位后的注意事項通常有以下幾點:1、固定:韌帶和關節可保護關節不發生脫位,如果因為意外突然發生脫位,韌帶就會被拉長、拉開,甚至于撕裂,而復位以后,只是把關節復位,周圍的韌帶還、關節囊,甚至于周圍的神經、血管,都已經被撕壞、撕斷。所以,如果剛復位就又開始正常活動,很快關節囊周圍韌帶損傷的癥狀就會出現,甚至不能完全恢復,韌帶完全松弛,以后就容易發生習慣性脫位或者丟失關節的功能。所以脫位復位以后,一定要注意固定,而且固定的時間至少是3-6周,以此來幫助周圍的關節囊、韌帶進行修復;2、核磁共振檢查:尤其是復位以后,如果周圍還有疼痛、腫脹的情況下,就一定要做核磁共振,通過核磁共振可以知道到底有沒有韌帶損傷,損傷的程度,損傷的韌帶需不需要通過手術來進行重建,一旦錯過時機,形成陳舊性損傷,治療起來就非常棘手。所以,如果關節脫位復位后要繼續固定3-6周的時間,然后還要進行康復鍛煉,必要時還要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去確認是否需要手術來修補或重建周圍損傷的韌帶以及關節囊。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