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急性腸胃炎后如何飲食
- 急性腸胃炎后如何飲食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遲騁 副主任醫師

急性胃腸炎發生后,患者應該暫停正常飲食,食用流食或者半流食,具體如下:1、清淡飲食:比如喝米湯、米粥、疙瘩湯或者爛面條等,在胃腸炎癥狀控制后,可以逐漸增加新鮮青菜,過渡到優質蛋白,比如雞蛋、牛奶等,最后再添加脂肪類的葷食,恢復飲食的過程中,應嚴格監測患者是否反復有消化道癥狀,比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等,若發生,應該盡快將飲食調整回流食或者半流食;2、少食多餐:患者每日增加飲食的種類不宜過多,1-2種為佳,每餐不要吃得過飽,7分飽為佳。若患者無糖尿病,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進行飲食補充。急性胃腸炎為常見的一種臨床急癥,起因為患者誤食被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或飲水。主要表現為一些消化道癥狀,比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腹瀉為水樣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嚴重患者出現高熱或者全身中毒癥狀,臨床除進行飲食調節外,還可給予患者積極的補液以及止疼、止吐等對癥治療,必要時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