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腰椎管狹窄手術原理
- 腰椎管狹窄手術原理
-
參與醫生
山西省人民醫院 宋潔富 主任醫師

腰椎是5節,1、2、3、4、5個椎體和骶1,每個椎體后方是椎管,旁邊是橫突,后方是棘突和關節突,中間是神經管。管一旦窄后,稱為腰椎管狹窄,窄了后對神經造成擠壓,產生相應癥狀。手術目的是把椎管放開,有后路手術、前路手術、側路手術、微創手術,根據病人情況確定手術方式,手術原理是把這圈神經全部放開。傳統方式是從腰椎后面進去,把椎板全部打開,部分關節突切開,從神經側方把前方椎間盤突出,前方壓迫全部解除,后方壓迫進行椎板打開,關節突部分切除,然后把神經根出口,每個地方全部打開,神經根徹底放松,這是手術基本原理。有些微創方法,但微創只是一個側面,把主要神經松開,但其他地方不動,至于以后增生,可能需要二次解決。還有種方法叫通道,從后方進行,比微創椎間孔鏡要小,椎間孔鏡是0.8cm,通道是2-3cm小切口,進行神經根管或椎管減壓。傳統辦法是把椎板全要打開,椎板一旦打開,椎間盤掏干凈,穩定性受到影響,這時要打釘進行固定。還有種方法是前入路手術,對神經根管窄效果比較好,對椎管狹窄微欠,原理是把椎間盤挖空后撐起來,部分椎間盤變薄以后,后面椎間盤拿掉,撐起來以后,椎間隙窄撐起來,椎間盤回納,椎管放大,神經根管放寬。當關節突下沉以后,神經根管變窄,將其撐起來,神經根管放大,對神經擠壓減少。綜上所述,腰椎管狹窄,主要問題是把神經周圍的骨性結構、椎間盤結構、黃韌帶結構都清理干凈,神經根徹底放松,才能治療椎管狹窄。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