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心絞痛
-
參與醫生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周恒 副主任醫師

心絞痛是由于心臟血液供應不能滿足心臟的需要,從而產生胸悶、胸痛或者心前區緊縮感癥狀的疾病。心絞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為心臟供血的血管,冠狀動脈由于發生動脈的粥樣硬化導致管腔狹窄,從而使心肌供血不足,從而出現上述癥狀,典型的癥狀是心前區的絞窄性疼痛或者胸骨后的壓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可能表現為胸悶或者緊縮感,而且疼痛或者不適感可能會向周圍放射,包括放射到左上肢、后背以及咽部,放射至牙齒引起牙齒痛也可能是心絞痛的表現。心絞痛分為穩定型心絞痛,也稱勞累性心絞痛,以及不穩定型心絞痛。勞累性或者穩定性的心絞痛是指患者在靜息狀態下,通常不會出現心絞痛的癥狀,而是在運動量比較大時,由于心臟的負荷增加,需要的血液供應量也會增加,才會產生缺血的相關癥狀。如果患者心絞痛的次數突然增加,或者在安靜狀態下也會出現,可能是不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可能是冠脈痙攣所導致,也可能是冠狀動脈內的斑塊不穩定所導致。不穩定心絞痛的風險更大,更加需接受及時診斷和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