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錯過的專家建議
不再事事包辦代替。寶寶會走了,意味著他要逐漸脫離大人的掌控,開始運用自己的身體和能力,一步一步邁向獨立,最終變成完全自主、有自己想法的個體。
這時候,寶寶出現“唱反調”顯示出他對“自己做決定”這件事已經有所覺察。現在,你最需要做的是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教養方法,不能再事事包辦代替了。
和寶寶一起體驗分離。寶寶學會走路以后,他就會經常邁著蹣跚、搖晃的步子離開你,隨后又急急忙忙地回到你的身邊;有時候,他會嬉笑著離開你,逗你追趕上他、再給他一個擁抱。這樣的嘗試和游戲會不斷反復。這是一個重要的現象,孩子正在試驗自己和母親的分離,體驗分離的感覺,體會自主行動的快樂,這讓他深感滿足。大人千萬不要因為擔心跌交、闖禍而限制寶寶。
避免沖突的最好方法是理解孩子
愛心提示:
不要害怕寶寶發脾氣,也不能在“風口浪尖”上和寶寶對著干。寶寶發脾氣的時候,父母給予的關注過多,或者反應強烈,恐怕只會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面對嚎哭發怒的寶寶,盡量保持冷靜和平常心,對你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卻是減少“火山爆發”頻率的有效辦法。
* 別把學習當胡鬧
摸這碰那,爬上爬下,惹事闖禍,又哭又笑。寶寶這么忙碌、如此調皮,在大人眼里完全是胡鬧。然而,寶寶就是通過這樣的運動和游戲,進行著他主動的學習和探索:人格在其中得以發展,生理機能和運動能力在其中得以發展,大腦和思維能力在其中得以發展。
如果你的寶寶總是安靜地坐著,父母反而要有所警覺了。
* 行為發生變化就是孩子學習、進步的過程
對寶寶來說,行為發生變化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大人習慣上把把認字、數數、學彈琴看成學習。其實,能走了、會說話了、會用小勺了,都是寶寶重要的學習成果。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著無數的、自發的、反復的學習。在看似淘氣的動手動腳的過程中,寶寶的大腦和客觀世界建立了聯系和條件反射,大腦得到訓練,積累了各種各樣的經驗,也為以后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心靈的活躍和身體的運動是相輔相成的,這是1~2歲孩子的年齡特點。
*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還有你的耐心和信任
孩子在接觸新事物、探索新事物的時候,并不希望別人馬上提供意見和幫助。
他們需要時間自己摸索,自己判斷。時機成熟的時候,孩子會發出信號,希望得到父母的解釋和幫助。孩子需要完整的時間自己反復琢磨、不斷探索,這不僅有利于培養他的各種能力、獨立性和自信心,還能讓他感受父母的信任和善解人意。
有人說得好,種籽成長的條件是水和陽光,還有時間。時間看不見、摸不著,但它是種籽發育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孩子的成長也一樣。
* 消除沖突,尋找替代的方法
不要隨意限制孩子,讓孩子充分地自由地練習他的新技巧。孩子堅持要揮動胳膊丟東西,不妨給他幾個小沙包,鼓勵他在室外朝著小簍筐丟擲;孩子非爬高不可,鋪上地毯,任由他在沙發上爬上爬下,大人不用擔心摔倒受傷。
這個時期,孩子的新肌肉發展很快,家里未必一直都有適合他們練習肌肉的地方,公園和兒童游樂場通常都有發展大肌肉的游戲設施,父母可以定期帶孩子去接觸這些玩具,鍛煉孩子的肌肉。
1. 睜大眼睛注意孩子的安全;
2. 給孩子創設自由而又安全的環境。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