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海桐皮,不懂的人都認為那就是樹皮,沒什么特別之處,而懂的人則知道它能治療風濕、能緩解牙痛;其實海桐皮的功效遠不止這些;海桐皮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四肢拘攣,腰膝痿弱,目赤翳膜,蟲牙疼痛,腹瀉痢疾,跌打骨折,濕疹疥癬;其實,海桐皮是豆科落葉喬木植物刺桐的干燥樹皮,都是野生的;那么,海桐皮圖片是什么樣的呢?
海桐皮始載于《開寶本草》,又稱釘桐皮或丁皮。一般均以皮上帶釘者為習用品。海桐皮的干皮呈半筒狀或板片狀,長約30~60厘米,厚約1~2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縱裂紋及較密的黃色皮孔,邊緣不整齊,微突起或平鈍,皮上有大形釘刺、刺尖有時被磨去,可以剝落;基部圓形或長圓形而縱向延長;內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平滑,有細縱紋。質硬而韌、易縱裂、不易橫斷,斷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富纖維性。氣微香、味苦。
海桐皮為豆科植物刺桐或喬木刺酮的干皮或根皮。刺桐大喬木,野生或栽培為行道樹,分布于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喬木刺桐桐為喬木,生于山溝或草坡,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海桐皮采集在栽后8年左右即可剝取樹皮,通常于夏、秋季采收。有剝取干皮、砍取枝皮和挖取根皮等方法剝后刮去灰垢,曬干。
以上是對海桐皮圖片的描述,在臨床應用上,海桐皮能入肝經血分,治風濕兩腿腫痛:常與薏苡仁、防風、羌活等配伍,具有除濕消腫行水,活血通絡之功。常用于關節腫痛、百節拘攣,屈伸不直等癥,如海桐皮散。知道了海桐皮圖片和它的功能,有助于增強我們對中醫藥的理解,逐漸擺脫“中醫藥小白”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