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蛇是一種很常見的蛇類動物,又被人稱作是五步蛇,一般在夏秋季捕捉,但是蘄蛇是一種國家的保護動物,所以我們不能隨意捕捉,雖然蘄蛇的藥用價值非常的廣泛,但是為了保護國家的動物,在用藥的時候還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進行。
蘄蛇的簡介
性 味
味甘、咸,性溫。
歸 經
肝經。
作用用途:
蘄蛇具有祛風通絡,定痙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風濕頑痹,中風口眼斜,半身不遂,癱瘓麻痹,小兒驚風,破傷風,麻風厲毒,瘰疬惡瘡。
蘄蛇的功效與作用
用于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
蘄蛇的用法用量
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蘄蛇的附方
1、風濕頑痹,中風半身不遂。本品具走竄之性,性溫通絡,能內走臟腑,外達肌表而透骨搜風,以袪內外之風邪,為截風要藥,又能通經絡,凡風濕痹證無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風濕頑痹,經絡不通,麻木拘攣,以及中風口眼斜,半身不遂者,常與防風、羌活、當歸等配伍,如白花蛇酒。(《瀕湖集簡方》)
2、小兒驚風,破傷風。本品入肝,既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風去則驚搐自定,為治抽搐痙攣常用藥。治小兒急慢驚風、破傷風之抽搐痙攣,多與烏梢蛇、蜈蚣同用,如定命散。(《圣濟總錄》)
3、治疥癬,可與荊芥、薄荷、天麻同用,如驅風膏。(《醫壘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