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類風濕病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高娜 副主任醫師

類風濕性關節炎為慢性進行性加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骨侵蝕、骨破壞。最常累及關節為腕關節、掌指關節及近端指間關節,還可累及肩、肘、髖、膝、踝及跖趾關節等,最突出為小關節如手指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為結締組織病,除關節外也可影響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診斷類風濕關節炎時,需綜合以下臨床表現: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關節腫脹、疼痛、壓痛、晨僵,或是否有類風濕結節出現等情況;2、自身抗體檢查:是否存在類風濕因子陽性,抗環瓜氨酸肽抗體(CCP抗體)、抗角蛋白抗體、抗核周因子是否存在異常;3、影像學檢查:如超聲檢查、X線平片、核磁共振成像結果,是否可見關節狹窄、骨質破壞、關節強直、畸形等情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