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崴腳的治療方法
-
參與醫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張波 副主任醫師

崴腳是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一種運動損傷,應引起重視。很多患者崴腳以后,通常有骨折就會積極治療,一旦發現沒有骨折,通常不能引起重視,最終會留下后遺癥,崴腳以后,應該遵循RICE原則來治療崴腳,常見如下:1、固定保護:采用踝關節的固定支具或打石膏,對踝關節進行保護,如果是骨折,應保護固定至少6周,如果沒有骨折,將踝關節保護固定2-3周的時間,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崴腳引發的后遺癥;2、包扎:對于踝關節進行彈力繃帶的包扎,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崴腳以后關節內出血,減少軟組織的腫脹;3、冰敷:在崴腳48小時以內,冰敷踝關節周圍,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踝關節進一步腫脹,減輕踝關節周圍的炎癥,從而可以減少踝關節腫脹引起的并發癥;4、抬高患肢:把腳翹起來高于心臟平面,讓血液回流更為通暢,減輕踝關節局部的后遺癥;5、休息:很多患者崴腳以后要上班、帶小孩,沒有辦法休息,但休息對于崴腳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6、限制踝關節活動:當崴腳以后,應該借助單拐或雙拐保護腳踝,避免腳部過度承重,讓崴腳得到康復。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