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體是什么東西
-
參與醫生
中日友好醫院 程嬌影 主任醫師

生育年齡女性卵巢成熟卵泡破裂后,將會有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內壓力會明顯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許多皺襞。卵泡壁的卵泡顆粒細胞、內膜細胞逐漸向內侵入,周圍由卵泡外膜包圍,共同形成黃體。卵泡顆粒細胞、卵泡內膜細胞在黃體生成素排卵峰的作用下,進一步黃素化,分別能形成顆粒黃體細胞、卵泡膜黃體細胞,這兩種黃體細胞內部均含有胡蘿卜素。胡蘿卜素的含量多少,決定黃體顏色深淺。黃體細胞直徑由原來的12-14μm,逐漸增大到35-50μm。在血管內上皮生長因子的作用下,顆粒細胞將會血管化,孕酮由此進入體循環中。排卵后大約7-8天,黃體體積、功能達到高峰,直徑為1-2mm,外觀為黃色。正常情況下,黃體功能的建立需要理想的排卵前卵泡發育,尤其是需要卵泡刺激素的刺激以及一定水平的持續性黃體生成素維持。如果排出的卵子受精,黃體將會在胚胎滋養細胞分泌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下繼續增大,轉變成妊娠黃體。直至懷孕3個月左右才會退化,此時胎盤就已經形成,能夠分泌激素,維持妊娠。如果卵子沒有受精,黃體在排卵之后大約第9-10天,開始逐漸退化。此時子宮內膜剝脫出血,即下一次月經來潮。

相關視頻